您现在的位置: 河大新闻网  >>  媒体河大  >> 正文 选择字号【

《猛犸新闻客户端》两会热话题②课外辅导班│汪基德:通过政府购买在校内开设兴趣班

【新闻作者: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张静 高冬丽 米方杰 章衡 朱耒刚 摄影: 记者 袁晓强 记者 邱琦 沈翔  来自: 2019-01-17《猛犸新闻客户端》  已访问: 责任编辑:王宏宇 】

整治校外培训机构的同时,还要注意“理清”中小学教学秩序,探索校内课后托管模式,切实给学生“减负”。省政协委员、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汪基德建议,可以在校内辅导作业或者开设培训班和各种兴趣班,由政府购买服务,对教师进行相应的劳动补贴。

“对待校外辅导班正确的态度是,非法的必须取缔,有资质的辅导班需要加强监管。”汪基德说,校外辅导班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补差班、培优班和兴趣班。“我们国家现在对待校外培训机构主要是采取监管引导的方法,这种方式是可取的。”他说,“无证的黑辅导班必须取缔。”他举例说,有的黑辅导班就在地下室随便找一间房子,先不说教学质量,单是安全隐患,就非常大。“但同时,有资质的辅导班需要加强监管。”

在汪基德看来,不光是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整治,同时学校自身也要提高教学质量。“为什么辅导班有市场?主要就是在学校学的内容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如果学校的教学质量符合要求,校外培训机构的市场就会很小。”他举例说,从国外来看,比如芬兰、英国,中小学班额小,教师可以照顾到每位学生,课堂质量高,辅导班就没有市场。

汪基德还注意到,有部分教师“校内不讲校外讲,课上不讲课下讲,甚至推荐学生到辅导班赚介绍费”。还有一些学校通过和校外培训机构合作,让培训机构考试,选拔尖子生,这样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他认为:“要真正整治管理好校外培训机构,还要加强对教师队伍和学校的管理。

有没有比较好的解决中小学生课后辅导的难题?“从国外来看,有个比较好的办法,就是在校内开设儿童课外资助班。这种方式可以借鉴。”汪基德建议,学生放学后,学校可以在校内辅导作业或者开设培训班和各种兴趣班,对学生进行课后辅导。“这些辅导班的前提是‘非盈利为目的’。现在有些地方让第三方介入,这也不太可取,容易缺乏监管,后续会滋生很多问题。”他说,“当然,校内课后托管这样的方式,必然会加重教师的负担和工作量。这就需要政府加大投入,由政府购买服务,给教师必要的劳务补助。”

录入时间:2019-01-18[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