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大气污染是改善民生的当务之急,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任务。省政协委员、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院长傅声雷建议,增加监测设施、加强数据共享,启动大气污染综合防治与生态安全大项目,加强多部门联合联动攻关,综合防治大气污染。

傅声雷说,随着工业化建设和经济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张,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气污染物排放区域之一,河南是重霾区之一。“河南省肩负‘中部崛起’的重任,在今后的较长时间内,经济快速发展和环境压力的矛盾仍将十分尖锐。”他说:“如何保证中部地区经济健康平稳发展,且保障区域内良好的空气质量是政府决策部门难以回避的现实问题,更是摆在科学工作者面前亟待探索的科学问题。”傅声雷说,与此同时,河南省大城市和大农村并存,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但是,河南省地处我国东西和南北过渡带,其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相对敏感,日趋严重的大气污染对经济发展和粮食安全造成了双重威胁。“可见,河南省大气污染研究还需要兼顾大气污染防治和区域生态安全。” 他说,但是,目前没有看到大气污染对各主要生态系统类型生态安全的预警报告,也没有一套标准化的反映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指标体系。另外,大气污染对粮食品质影响的研究十分缺乏。
“防治大气污染是改善民生的当务之急,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任务。”傅声雷说,目前,我省针对大气污染防治已经制定很好的相关政策,但实施方式和执行效率还难令人满意。如何高效实施这些政策和深入研究防治方案是遏制大气污染持续恶化的重要保障。同时,已有一些监测设施,并有零星研究;但设施不够先进,研究不够深入;已经成立“河南省大气污染综合防治与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但支持力度不够。本实验室将综合运用大气科学、地理学和生态学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兼顾大气污染防治和生态安全保障。
如何对大气污染进行综合防治?傅声雷建议,启动大气污染综合防治与生态安全大项目,加强多部门联合联动攻关。“需要指出的是,大气污染的防治并不能局限在大气污染研究本身,它迫切需要环境、能源、农业和经济等多部门、多学科的通力合作。”他说,因此,河南省急需启动大气污染综合防治与生态安全大项目,以省科技厅为主,加强与省发改委、环保厅、农业厅、林业厅多部门、以及大气科学、生态学、环境学多学科的联合联动攻关,才能在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和生态安全保障方面取得大的成效。
他建议,还要增加监测设施、加强数据共享。“现有监测设施不够先进而且覆盖面有限;加上各部门的数据管理规定不一,很难做到共享。”他说,亟需建立完善和密集的地面监测自动传感环境监测网络,并加强卫星和无人机遥感辅助监测系统;统一数据格式和提交方式并由某一机构统一管理,但建立多部门数据共享机制
同时,还要加强与周边省市、地区合作研究。他说,由于气温和气流等的影响,大气污染物质的迁徙路径不固定,增加了大气污染治理的复杂性,只有通过与周边省市、地区开展合作研究,才能对污染源进行较好的解析、分析和预测其迁徙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