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河大新闻网  >>  媒体河大  >> 正文 选择字号【

河南大学 永远的圣殿(摘自2002.9.27河南日报)

【新闻作者:刘先琴    来自: 2002.9.27河南日报  已访问: 责任编辑:    】

  瞬间感悟的“灵光”有时会决定人生,有位文学评论家记下了少年时代指引他走向现今道路的两道“灵光”:第一次,偶然居高临下,一处宫殿式的建筑仙境般吸引了他;第二次,经过他人窗外,仅仅一瞥,四壁书架、一灯一桌前的学者身影定格在了脑海里……
  这两处“光源”,一处是当年的河南大学校园,一处是河南大学教授李嘉言在书房里的背影。
  从《河南大学作家群》一书清样中读到鲁枢元的这段往事,对于我,也是一道通灵的光芒,照耀着自己为之苦苦思索、企图把握的本文的主题。
  然而光照之处,是更加不能自持的空间,徐玉诺、方蔓、苏金伞、任访秋、周而复、姚雪垠,一系列里程碑式的炫目名字,长长的作品年表里,无一例外地弥漫着化不开的“河大情结”。
  再放眼,中文系之外,偌大校园里还有理、工、法、医、哲、史等10大学科门类,24个学院、67个本科专业,53个博士、学士学位授予点,况且,作为河南乃至全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学府,它已经跨越世纪,走过90个春夏秋冬,培养了38万名毕业生。
  那是风光无限的高山。
  那是经天纬地的江河。
  在它面前,我只有用孩童的目光,去景仰这座耸立在无数人心灵深处的神圣殿堂。
  惊觉了苍生恢复宇宙之光明
  ——摘自河大教师、诗人于庚虞诗作
  中国科举制源于何地已无遗址可考,止于何地却无可争议——今天的河南大学办公楼西侧,一幢监考官办公的执事楼,两统光绪皇帝手书的御碑告诉世人,中国历史上延续千年的科举制度中最后一次人才竞争在这里进行。由于“庚子之乱”,京城贡院被毁,全国会试云集于此进行。史载仅执事楼就有782间,封建社会最后一次“文化阅军”规模之大可想而知。时为1904年。
  8年之后,这里成为河南大学的前身,河南留学欧美预科学校的校址。
  皇皇七朝古都,泱泱千年文明,汴梁城给予一所名校以深厚的文化根基。
  实际上,与当时的北京清华大学、上海南洋中学并立,成为国内仅有的3所向欧美派遣留学生的基地,河南留学欧美预科学校的开办为辛亥革命胜利后一代热血青年和民众搭起了一座桥梁,那是通向现代文明的桥梁。
  首开河南全省男女同校之先河,组织篮球网球运动,成立新剧社,开办音乐会……“无先进学府,便无先进文化;无先进文化,便无强大的国家;无名师必无名校,无名师必无高徒”,这是预校首任校长林伯襄的一贯思想。这位辛亥革命后河南都督府的首任教育科长,从上海中国公学毕业后即返乡从事教育事业,曾创办以“明耻强邦”为宗旨的“明强学堂”,他除了国文、数学、史地程度均好,可随时登台讲课外,还能讲流利的英文,因此为学校延揽名师时,尤其重视外语教学。当时,英文、德文、法文三科外籍教师占全校教师的1/3,数、化、地理和世界史,均以外文版教材授课,每科都必须开设第二外语。晨晓黄昏,伴随铁塔铃声,总有预校学生练习背诵外语的一片朗读声,犹如蛙鸣,至今仍有“留美学校处处蛙”的记载。
  新中国的外交家王国权,当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预校理工科时,因为买不起外文原版教科书,转入社会学系。然而学校的开放气息,使他不仅从本专业中最早接触到了《科学社会主义》、《反杜林论》、《国家与革命》等马列主义著作,初步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同时,还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得到了多种语系正规教学的熏陶。以至于后来他参与党的工作遭到追捕时,能立刻东渡日本与海外党组织取得联系。多年以后,曾经出任德国、波兰、澳大利亚、意大利四国大使,担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的王国权,参加了河南大学80周年校庆。面对熟悉的校园,他动情回忆道:“几十年来,我经历了无数的风雨和坎坷,但不管在什么时候,到什么地方,我从没有忘记培养我成长、引导我走上革命道路的母校。这里是我人生的真正起点。”
  世界历史上首次城市艺术协会设计竞赛,1924年在美国举行,艾默生设计赛金牌得主是一位来自中国河南的青年,他的名字后来与包括北京火车站、南京长江大桥、北京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在内的111项工程连在一起。他叫杨廷宝,是预校成立当年英文科的学生;
  在为人类健康带来福音的第一代抗生素青霉素研制之中,惟一参与并做出卓越贡献的华人张劭,是1929年河大医科的优秀生。30年代赴英、美留学,连获英国雷思德研究院化学博士、美国圣约翰研究院生物学博士、英国皇家医学院医学博士,成为西方科学界轰动一时的“三冕博士”,被公推为英国皇家医学院终生院士;
  在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绿树鲜花丛中屹立着气象学家赵九章的铜像。这位1921年预校招生第一名的物理系学生,后赴德国柏林大学攻读气象学获博士学位,毅然回国,是新中国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倡议和创建者;
  1943年、1945年两年,是河大最为困难的流亡时期,当时英国杰出的科学家李约瑟博士却两次辗转来到深山区的潭头村,为的是拜访河大的化学家李俊甫教授。两位科学家彻夜长谈,相见恨晚,来自剑桥的化学家第一次了解到鲜为人知的中国古代化学史,河大图书馆在战火中精心保存的中国道家经典《道藏》中记载的公元4世纪以来大量冶金术,令李约瑟叹为观止,回国后写出了内容翔实的《中国科技史》,当时的世界科技界为“中华古国”竟然拥有如此精湛的科学技术感到吃惊,轰动一时。这本书的前言中,李约瑟首先向中国科学家李俊甫先生致敬……
  1917年,河南大学前身河南留美预备学校招收的首届140名学生毕业,直接到美国深造的就有20人。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新时代,河南大学李润田校长首次率团访美,先后与10多个国家的30所高校缔结为友好学校,20年来已经培养出数以千计的留学生,至今,河南大学依然是河南省惟一加入世界大学联合会的会员学校。
  明德新民 止于至善
  ——河大校训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1944年5月16日,在日军逼近的时候,迁至嵩山潭头镇的河南大学文学院师生,由石门村农民张元父子带路跑向深山躲避。情急之中,张元脱下自己的粗布农装,换上一名学生的制服,向另一方向引走了日军。文学院全体师生得救,农民张元却永远倒在了山林中。在此之后的日子里,有一百多名河大师生,是十几个村落的群众带回家中隐藏,才幸免于难。
  山林为校园,农舍作课堂,教授学生农民同饮一缸水,共点一盏灯。也许,潭头的农民至今也不知道,后来夜挑汽灯为村民做手术的,是曾经留学德国的著名医学教育家、河大医学院院长张静吾教授;帮他们选种、治虫的,是著名生物学家王鸣歧、化学家李俊甫;教娃儿识字的,是在日本帝国大学文学部获教育科硕士学位的陈梓北……
  1942年,教育部督学考察来到潭头,结果证实,全校总课时名列全国第一名,学生综合考试全国第6名,为此,流亡中的河南大学由省立改为国立,挂牌仪式就在青山绿水间进行,这在河大甚至中国教育史上都堪称奇迹!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礼记·大学》开篇的首句,建校至今一直成为河南大学的校训。
  为河大90周年校庆,校史组专门走访了1917年就考入河南预备学校,曾代表中国共产党参加共产国际第七次世界大会,留在共产国际工作,担任过莫斯科东方大学校长,建国后担任国务院外办主任的赵毅敏老人。他用亲身经历归纳母校的4个特点时,第一条就谈到爱国主义传统,回忆进校不久发生的“五四”运动。年近九旬的老人竟声音洪亮地唱起一首歌“中华中华,发达发达,超欧美,兴东亚,千秋万岁大中华!”当年,预校师生们就是唱着这首自己写成的歌,赶赴北京天安门广场,去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
  早在1925年,河大就建立了中共党支部,成为河南党组织的策源地之一;“五卅”惨案发生后,河大学生组织起4万多人罢课示威;抗战时期,校长嵇文甫因抗日被秘密逮捕,师生为此发起全国营救;解放战争,河大250名师生咬破手指,血书请战开赴江南前线;抗美援朝,河大医学院组成全省首批医疗队,跨过鸭绿江参战……
  河大历史,永远与国家与人民息息相关。
  济济多士,风雨一堂,中原文化悠且长
  ——选自河大校歌
省会搞城建的人都知道,郑州市现在的大学路,50年代初叫“河大路”。因为这个路段上坐落的主要高等院校,几乎都是当时从河南大学调整出来而逐渐独立发展的:河南农学院、河南医学院、河南省政法干部学校,前身都是河南大学的一个院系。同时,河南大学的水利系、财经系、畜牧系和植物病虫害系,也分别支援了华北地区。
  而河大“母体”的文化精神传播,更哺育着代代中原儿女,源远流长。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这句在知识分子中所流传推崇的名言,是范文澜先生在河大任教时提出的。
  “比起床铃早起一个小时,手持一张古文或英文卡片,跑步锻炼后这张卡片内容顺流倒背,晚上带一个窝头做夜餐,读书至午夜,天天如此,人人如此。”——河南文学院院长孙广举这样回忆他在河大的读书生活。
  这是一种习惯,无论走出校门以后的你从事何种职业。中共河南省委副书记王全书是河大毕业生,跟随他多年的秘书说,书籍是王书记文件包里永远的物品,再忙,他也能抽出时间读书。
  这是一种寄托和享受。“一人做一个小棉垫子,代替自己到图书馆占位子,垫子一放,一方天地就归你了。明亮的光线洒在书页上,也照亮了我求真向上向善的年轻的心,只觉得这是人世间最快乐、最惬意的事情,从那时起,我就认为这是值得我终生守护的精神生活方式。”当代文学评论家,河大女教授刘思谦这样表达……
  现任河南大学校长、中国近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关爱和的表述里包含着责任:现代意义的大学,应该成为思想孕育的摇篮、文化传承的纽带、知识创新的基地,应该担负起指导人类文明进步发展、实施人文关怀、提高社会先进文化水平、提升人的生存方式的历史重任。
  然而,在本文结束时,我更想写出此次采访中偶然听到却久久不能释怀的一段往事——
  校庆前,几位年轻的河大教师到潭头寻访采风,一位老人听说后,跑了十几里山路找到他们,将他们带到三座坟墓前。坟前松柏苍翠,杂草全无,按照当地习俗,坟头上压着一个新鲜的土块,显然这里经常有人看护。老人对着坟头说:“学生娃儿们,今天家里人来看你们了,放心合眼吧。”原来,这里埋葬着潭头时期被日本人杀害的三位河大学生,老人一直为他们上坟,整整58年,风雨无阻。为了方便,他还在坟墓旁搭了简易的住房。老人不识字,但老人知道黄土里躺着的是来自远方大学堂里的知识青年。
  有一种景仰,值得终生去守望。

录入时间:2002-09-29[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