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河大新闻网  >>  媒体河大  >> 正文 选择字号【

半世纪的“不了情”(摘自2002.1.22中国教育报)

【新闻作者:无    来自: (摘自2002.1.22中国教育报)  已访问: 责任编辑:    】

2001年11月18日,位于豫、鄂、陕三省交界之处的千年古镇荆紫关鼓乐阵阵、双喜临门。淅川县荆紫关高中历经百年风雨尽开颜,在世纪初年,迎来了她的百岁华诞;加之正式加盟河南大学,成为河大附中,使这座巍巍古镇越发显出青春活力。
  一个全国特困县城的高中是如何历经沉浮,而迎来她崭新的今天?一所全国闻名的文学殿堂又为什么要与一所地处偏远的普通中学联姻?在合并仪式上,河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姬常兴面对豫、鄂、陕三边人民,面对万余名各界人士,字重如山:“勤劳、淳朴、友爱的淅川人民对河南大学的无私帮助,将永载史册!河南大学的师生们将永远感谢淅川人民!”淅川县副县长胡景旭也饱含深情地回应:“让我们的友谊如江水长流,似高山永存!”
  两个相距千里之遥的学校是如何走到一起的?又是如何结成患难与共的朋友的。这就要上溯到50年前的那段历史。
  淅川县荆紫关高中背靠八百里伏牛山,西眺高耸的秦岭,碧波如玉的丹江水从校门前流过,学校至今还保留了清代建筑的特色。1898年,受康、梁戊戌变法废科举、兴学堂改革新风的影响,荆紫关办起了学堂,1925年荆紫关学堂改名为荆紫关高小,1956年改为淅川县第六初级中学,1969年升级为荆紫关高中。
  1944年6月是荆紫关人民和河大师生终生难忘的日子。荆紫关人民用广博、无私的情怀接纳了为躲避日军炮火,举校逃难至此的河大师生。家家腾房,户户送粮,一家人挤了又挤,腾出了最好的房子给师生们居住;群众自己吃粗粮,拿出细米白面供师生食用;炊具不够,就先让河大师生们做饭吃。危难之际见真情,荆紫关人民帮助河南大学度过了学校发展史上最为艰难的时期。河大的师生给高小的学生义务上课改作业,有时一篇作文要改两三遍。当年,哲学家冯友兰在药王庙前讲学,一个“国”字讲了一上午,着实让山区的群众开了眼界。两校的师生还一起走街串户宣传“抗日救国”,在战争岁月里结下了牢不可破的友谊。
  现年68岁的杨永春老人,回忆起当年河南大学到荆紫关时的情景,历历在目,他说,当时荆紫关高小(后来的荆紫关高中)、魏村小学、黄龙小学、店子小学、朱氏小学、汉王坪小学、皇帮小学和娘娘庙、火星阁、马王庙全部腾出来用于河南大学的1000名师生作教学、住宿使用。在村民王天泽家,住着陈子昂教授和夫人及母亲一家三口,陈、王两家合用一个锅台,王家用大锅、陈家用小锅,有时为了省事,两家就在一个锅里吃饭,亲如一家。陈子昂教授经常给村里的小朋友讲探险故事、教唱抗日儿歌、变魔术、玩杂耍。采访中,现年68岁的王定九老人回忆当年陈教授在他家的情景,情不自禁地唱起了当年的抗日儿歌,当场表演了陈教授教给的一手抓九碗的杂技。
  河南大学在荆紫关镇滞留的时间只有短短的10个月,但给荆紫关人民留下了永远也享不尽的精神财富。河大师生们百折不挠、勤于事业、刻苦读书的奋斗精神,在荆紫关人民心中也产生了积极影响。这段战争年代结下的牢不可破的患难友谊,为57年后两校合为一家结下了不解的缘分。
  新时期的荆紫关高中由于地处偏远、信息闭塞,发展举步维艰;为迎接新世纪的机遇和挑战,解决学校经费短缺、师资薄弱的现状,淅川县政府想到了自己的老朋友。2001年7月,河南大学在90年大庆的日子,组织了30多人的访问团,沿着当年师生流亡的路线,答谢当地群众。11月18日,正式举行了“河南大学荆紫关附属高中”的挂牌仪式,并带去了四台先进的计算机和网络服务器,帮助荆紫关高中建立起“校园网”,为淅川县经济发展、教育振兴提供了必要的帮助。
  冬阳如春,碧流如玉。河南大学与淅川县延续了半个世纪的友谊终于在这一刻得到了进一步光大。

录入时间:2002-01-24[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