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河大新闻网  >>  公告  >>  学校公告  >> 正文 选择字号【

名家讲坛:茶•咖啡•健康•文化漫谈----中西比较的视角

【新闻作者:无   来自:原创  来自:  已访问: 责任编辑:刘春霞   】

主讲人:刘绣华 教授、博导
时间及地点:

2008年10月19日上午8:30河南大学明伦校区理科综合楼409教室
2008年10月19日下午2:30 河南大学金明校区综合教学楼6305教室
主讲人简介
刘绣华:女,汉族,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66年2月生,无党派。1998.12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01.9-2002.7在国立台湾中兴大学工学院化工系作博士后研究;2006.3-2006.9在美国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和美国Rochest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作访问学者。现任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副院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化学会理事。
获得过河南省科技进步奖1项,省教育系统科技成果二等奖4项,省优秀学术论文奖多项;2007、2006年分别获河南省“师德先进个人”和河南省“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2004年入选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 获2003年度开封市优秀教师荣誉称号;作为组织者和主要完成者建设的“分析化学”课程于2004年被评为河南省精品课程;获河南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河南大学教学优秀奖及河南大学讲课大赛等奖励多项。
主要研究方向:天然产物及药物化学;中草药现代化与中药质量标准;复杂体系分析化学。博士毕业回校工作以来,科研选题立足为地方经济服务,以河南省特色中草药和大宗农副产品废弃物为原料,进行系统的化学成分和生理活性研究,以综合开发利用。研究对象涉及鲁山县杀虫植物苦皮藤,信阳废次茶,洛阳、南阳黄姜,开封花生壳和茎叶,大豆饼粕等。特色研究为:怀山药的研究。曾将有关“信阳废次茶”的研究成果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开设了全校性公修课“茶科学与茶文化漫谈”。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20余篇。已完成省部级以上项目十余项,获得过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省优秀学术论文奖多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已获授权1项。目前主要从事天然产物和中草药活性成分研究。现主持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子课题、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河南省高校杰出人才创新工程等多个科研项目。
内容简介:
茶和咖啡的发现及利用,有着类似的传奇故事:东方《神农本草》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西方《不知睡眠的修道院》记载"牧羊的故事"",六世纪名叫卡尔弟的牧羊人,有一天发现自己的羊群吃了咖啡豆后,欢跳不已。茶的淡雅清幽,让人回味无穷;咖啡的浓烈奔放,使人激情满怀。茶和咖啡在中西方历史上都孕育出了无数的文学家、艺术家和思想家,也造就了一批研究茶和咖啡的科学家;茶和咖啡在世界经济贸易和友好往来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中西方文化日益碰撞和交融的今天,茶和咖啡将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健康和精神带来什么影响?这些影响的物质基础是什么?本讲主讲人将结合自己多年来的科研成果以及对茶文化和咖啡文化的感悟,去品味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录入时间:2008-10-16[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