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河大新闻网  >>  原创美文  >> 正文 选择字号【

问少年心事 眼底先闻湖 胸中中国梦

【新闻作者:李晨弘 王亚蕊 薛耀斌  来自:  已访问: 责任编辑:刘旭阳 】

绝壁穿石,挖渠千里,十万开山者历时十年,建造出“人工天河”红旗渠,也锻造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元昶晴,河南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2020级本科生,一名从红旗渠走来的青年,一位红旗渠精神的传人。

红色圣地孕育初心信念作为红色精神圣地,红旗渠涵养了一大批具有优秀品质的林州儿女,元昶晴就出生在一个红色氛围浓厚的家庭。“我的父母虽然是普通工人,但却拥有朴素美好的价值观,我有幸在这种朴素价值观的熏陶下成长;我的姥爷是一名地方干部,他忠于党,忠于人民,用一生的无私奉献告诉我:能将自己的生命燃烧在共产主义的伟大事业上,何其幸哉!”耳濡目染之下,元昶晴对党萌生了向往之情。“若将家庭比作红色基因的涵养地,那初中的班主任则是我红色信念的领航人。”元昶晴回忆到,作为一名党员,班主任经常组织班里学生到红旗渠做志愿活动,并在课余时间给同学分享自己的故事,传输红色思想。小小的事件让元昶晴看到了一个共产党员克己守礼、爱党爱国的高尚情操,并对共产党员这个身份心向往之。

而作为土生土长的林州人,红旗渠精神不断滋养着元昶晴。仰望峭壁,低观沟渠,抚摸渠石,感悟精神。在红色圣地,元昶晴孕育了红色初心。

不断行动努力与党偕行谈及历史,元昶晴总会想到钱穆先生的一段话:“任何一国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元昶晴说:“自年幼我便尤为喜欢历史故事,尤其是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想要更为清晰地了解党的一切,历史专业无疑是我的最佳选择。”通过对历史更深入的学习,元昶晴对党的认识更加深刻,他说:“我想,共产党是整个社会向上发展的寄托,它就是未来改变中国,改变世界的先进组织。我们青年应该向其靠拢,加入其中,坚持梦想,向着星辰大海进发。”入党已经成为他迫切的愿望,大一期间他正式向党组织提交了自己的入党申请书,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如今他已经成为了一名入党积极分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提升思想觉悟的同时,他也在用实际行动去践行。春节期间,他主动加入家乡防疫志愿者队伍,深入疫情防控的一线。当被问及这样做的原因时,他说:“为抗疫做贡献,是志愿加入我党的青年的应为之事。”抗疫志愿者的经历使元昶晴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得到了成长,也正是这次经历,他真正领会到奉献的意义、实践的重要性。

青年视角诠释精神传承在向党靠近的过程中,他对红旗渠精神的认识同样发生了从符号定性到体悟传承的转变。当例数起红旗渠精神的内容,元昶晴表示,“真正的精神不在符号中,而是蛰伏于符号背后的故事里。”只有真正步入红旗渠水利工程,听前辈讲述劈山修河的奇迹故事,才能将红旗渠精神刻入骨髓。如今元昶晴想将红旗渠的故事继续讲下去,他积极参加红色挑战杯、讲故事大赛,又在省级报纸上发表自己的体悟与见解。正如他所说:“我想通过自我的诠释,将我党历史生动地展现出去,从而推动更多人了解历史、传承历史。”

问及与党的故事,每个人都有不同答案。有的身为党员,克己奉公,无私奉献;有的作为群众,坚定信念,积极拥护;有阎运德般的干部一呼百应,带领全县人民开凿人工天河;亦有更多如元昶晴一样的青年学生,学习党史,体悟精神,身体力行,传承文化。可以预见,在飘扬的百年党旗下,定会有更多的人用自己的方式,将生命燃烧在为国为民的伟大事业中。


录入时间:2021-06-04[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