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氤氲着浓郁书香的百年学府,扎根在开封这座幽静的八朝古都,书写一段名校与名城的佳话。河大之美,活力而静谧,古韵又现代,春夏复秋冬。河南大学,初见,是为其景之美,而犹系南大门。
庄重典雅,形神兼备
“巍峨南门,四角展翅,双翼舞动,气宇轩昂。”南大门以中式建筑为主体,融合西方建筑线脚及券拱装饰手法,构图完整饱满,结构复杂而合理,是近代优秀建筑的代表作品之一。整体为砖门设计,四柱三门开,是标准的四柱三开间的牌楼式建筑。牌楼,是古代一种门调式的纪念性和装饰性建筑物,作为一种重要建筑物前面的标志性“前奏”,俨然是“未成曲调先有情”,为河大建筑群营造气势。
南大门下设三门,通高10.39米,宽13.4米,深7.8米,建筑面积150.05平方米。中门高3.7米,宽4.84米,供车辆进出,两侧附设东西耳室各一间,耳室长6.1米、宽6米,供行人来往。中门斗拱飞檐,额枋雀替,檐下作彩绘,丹楹刻桷,飞阁流丹,屋顶高出,形成重檐之势,四角翘起,额枋设两整两破旋子墨线小点金旋子彩画。门楼以灰瓦覆于屋顶,上立“脊兽”,肃穆庄严。脊兽,先民称之为镇脊神兽,寓意保护建筑、攘除火灾,兹顶礼膜拜,以“护脊消灾”。南门修建之初,置之脊兽,既有保护作用又兼具文化底蕴。除却门楼,可见两侧绿丛,“绿树加建筑物就是风景”,与绿色相携的南大门愈加偕永。
“河南大学”魏体四字横书于南大门中门正上额。“金钉攒玉户,彩凤舞朱门”,金色的笔墨点缀在古朴的门楼上,平添富丽。穿过校门反身观看,柳体金书的校训“明德新民,止于至善”镌刻在大门内侧门楣之中。
“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出自儒家经典“四书”中的《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校训的大意即是“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高尚光明的德行,在于革新民心,在于达到最高境界的善”,彰明美德,使民更新,启民心智。校训是许心武校长在任期内提出,南门建成之后就镂挂于其上,在于提醒师生出入南门时将大学之道谨记于心,践之于行。
承载历史,见证变迁
这样一座形神兼具的大门,背后的历史也是相当悠久。河南大学创办于1912年,正值民族文化与西方技术相碰撞融合之期,国人既自豪于丰厚的历史,又自卑于西方的欺凌,二者碰撞出了极强的民族自尊,使得南大门在修建之始便兼有中西方设计风格。南大门于1936年修建落成后,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改革开放等阶段,在历史的变迁中屡有修缮,梁枋彩画、垫板花格及脊兽瓦饰都有一些变化,但其主体结构、四柱三楼和耳房格局始终未变。到九十年代末,学校的招生规模逐年扩大,比起初建时期,教职员工增长十余倍,并且随着机动车迅速增多,大门在通行功能上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同时文物建筑保护也面临巨大的挑战,改变成为必然的选择。
扩建方案本着文物保护最小干预原则,以保护原大门为出发点,增设的新入口处于景观上的从属地位,既满足功能要求,又在形象上与原大门协调。方案于2001年5月份完成,先后得到罗哲文、郑孝燮、郭黛姮等古建专家的一致认同和省文物局评审专家的进一步论证和认可。方案要求原大门只允许小型车辆及行人通行,用作重要接待活动的礼仪门,在大门东、西侧新开辟入口解决日益繁忙的交通问题。新建建筑的屋顶形式、屋身做法及柱础基座的细节处理悉如原建筑,力求随着时间的推移,模糊新老建筑的边界,创造浑然一体的效果。
于是,南大门在保持原有风格的基础上,重新彩绘,再添光辉。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和中西合璧式建筑的典范,继2000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列为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南大门于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传承精神,面朝未来
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已是文化表现的外在载体,南大门承载着代代河大人征途不止、求道不懈的精神。无论是明伦校区里南大门的屹立,还是录取通知书上南大门的图绘,抑或是郑州校区南大门1:1.5比例的复刻,南大门始终作为重要的标识,传递着育人精神,迎接每一位不远万里的求学之子。南大门在过去的近九十年间、即将到来的建校110周年以及未来的岁岁年年,随河大一起见证一代又一代师生立功立德立言。南大门上承煌煌历史之沉淀,下启朝朝未来之可期,背靠先人期许,面朝今人赴梦,河大的精气神弥散其中,形与神高度统一于此,成为河南大学的标志。
责任编辑: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