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歌浓缩了一所学校的历史和文化,展现了大学的办学理念和追求,是一个学校文化的沉淀和精神的传承,也是一所学校师生众望所归的灵魂家园。在一代代的传唱中,校歌传承着一个学校的文化和传统,成为凝聚师生力量的精神旗帜和鼓舞师生奋进的不竭动力。
铁塔学子,即使毕业多年,也会记得校歌那雄浑激昂的曲调。在河大的每一场重大集会和庆典中,在每一个平常的仪式和活动中,合唱校歌已经成为所有河大人的一种仪式和传统。校歌早已深入每一个河大人的骨髓,成为每一个河大人内心挥之不去的情感寄托,也成为反映河大精神、折射河南大学大学文化的一张特色名片。2004年3月,时任教育部部长周济来到河南大学视察工作,当听了河大党政领导齐声高唱《河南大学校歌》后,为校歌铿锵有力、浑厚悲壮的旋律,及其所表达出的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河大精神而深深感动。今年5月份,清华大学教授李彬来河南大学讲学,听到师生齐唱校歌,感慨地说,听到河南大学校歌才深深地体味到河南大学百年的历史底蕴。
河南大学校歌诞生于学校流亡办学时期。1937年~1945年抗日战争期间,河南大学辗转多地办学,虽环境艰危却弦歌不断,书写了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悲壮的一页,铸就了不朽的精神丰碑。1939年,学校在一个叫潭头的山区小镇终于找到一片栖身之地,但是风雨飘摇中的中国处处皆艰难。潭头地区当年粮食严重匮乏,学校办学经费被缩减至一半,补助也被减至7成。寒冷的冬天里,漫漫长夜消磨着老师和学生们对未来的希望。此时,学校决定创作一首校歌以凝聚师生信念,鼓舞斗志。嵇文甫、陈梓北两位教授临危受命,担此重任。很快,歌声如澎湃的怒潮,响彻在伏牛山麓、伊水河畔,沸腾在宁静的校园,在那个血与火、知识与信仰交织的年代,校歌凝聚起师生弘扬学术传统、传承中华文明的信念,也见证了河南大学由省立上升为国立的辉煌。
诞生于国家民族危亡之际的校歌,真实反映了河南大学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办学精神。河南大学创建于1912年,初名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期间历经磨难,9次易名,然而始终初心不改、薪火相传,为中原乃至全国的高等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一个多世纪的风雨征程中,河南大学有声名显赫之时,有颠沛流离之境,亦有寂寂无闻却苦心孤诣之际。然而无论沉浮升迁,河南大学始终把迎接挑战、逾越难关作为常态,积极进取、奋力前行,赢得了一个又一个黄金发展期。在无数分分合合、艰难进取的故事中,河南大学校歌无疑是凝聚河大人心最为强劲的音符。歌声的背后,是这所百年老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坚强意志和迎难而上的进取精神。
校歌同时反映了河南大学扎根中原、服务中原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定位。“嵩岳苍苍,河水泱泱,中原文化悠且长”。校歌第一句就蕴含着浓厚的地域特色,表达了对中原文化的认同和自信,对历史和传统的尊重和礼敬。与此同时,她也说明河南大学的文化根脉和历史定位,就是始终植根中原文化沃土,努力突出中原风格,打造区域人才培养高地的办学特色和传统。校党委书记关爱和在一篇文章中对河南大学植根中原的定位做了生动解读:“河南大学根植中原大地,香飘五湖四海,是一所值得尊敬、值得敬仰的中国名校。中原复兴、中原崛起不可能没有河南大学的参与。”这个解读,又何尝不是对河南大学校歌中学校定位的一个阐述呢?
穿越岁月的风霜,河南大学校歌在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中传唱着,孕育着学校独特的大学理念和大学文化,影响和塑造着一批批学子的学魂和价值观。一名河大的学子,在进入学校的最初一个月,便会在老师、师兄和师姐的培养和训练中,学会说校歌、唱校歌。大学四年中,学子们在千人大礼堂的一次次活动中,在新生开学典礼中,在合唱比赛现场,在全校教职工大会,在与母校的庄重告别时,都会吟唱这首歌。一次次,一年年,学子们心中的一些情感在悄然发生变化,对学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也在逐渐形成。校歌,就这样凝聚在每个河大学子心中,成为每个学子终生挥之不去的情感纽带。
不管走到哪里,校歌始终都是每个河大学子心中最柔软的旋律。在北京、台湾、上海特别是海外的校友会活动中,校友们在异国他乡聚在一起,回忆大学时光,怀念青春生活,聚会结束,总会合唱一曲河南大学校歌。熟悉的旋律一响起,这些铁塔牌学子的心中就会激起澎湃的波涛,乃至巨浪,让人禁不住热泪盈眶。2012年9月,河南大学举行盛大的百年校庆晚会,在回顾国立河南大学学子可歌可泣的保卫文化征程之后,合唱团高声合唱河大校歌,一些白发苍苍的台湾老校友边唱边流泪,在场者无不动容。
河南大学校歌不仅仅是一串音符,一簇象征性的符号,更是一种灵魂,是河南大学大学理念和大学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她由河大百年办学的曲折历史凝聚而成,由河大人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精神书写而成,她永远是河南大学人共同的心声和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