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持续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大力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10月22日,2025年河南大学出版改革与发展研讨会在开封召开。会议由我校出版社承办,河南大学党委书记季波、副校长乔梁,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秘书长代根兴出席,全国26家高校出版社50余名代表参会。
会议分三个阶段:开幕式由我校出版社党委书记杨光辉主持,专题报告环节分别由立信会计出版社总编辑华春荣、同济大学出版社社长金英伟、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社长刘文菁主持,交流研讨环节由我校出版社总编辑孔令刚主持。

季波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本次会议聚焦“教育、出版、改革发展”三大关键词,高等教育承载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创新四大重要职能,而大学出版社正是这些职能集中展现的重要载体。当前河南大学正处于国家“双一流”、河南“双航母”叠加的重大历史性机遇,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确立了“研究型综合性国际化一流大学”办学新定位和“强理振文、新工新医”的办学新主线。出版社作为学校办学体系与文化传播矩阵中的关键一环,在学校发展格局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改革发展既是贯穿河南大学各项事业的工作主线,亦是全体出版同仁共同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本次研讨会不仅为全国高校出版界搭建了深度交流的平台,也为河南大学出版事业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经验借鉴。希望各地高校出版社积极融入国家战略,持续深化合作,为文化繁荣与出版强国建设贡献高校智慧,携手书写大学出版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乔梁对出席会议的出版界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并详细介绍了河南大学百年的办学历史、发展现状及未来规划,肯定了河南大学出版社近年来在教材建设、学术出版、数字转型、国际交流等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他期待高校出版社以此次出版改革与发展研讨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前瞻研究,凝聚业界智慧,深化交流合作,推动高校出版社在服务教育、传承文化、繁荣学术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共同探索出版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代根兴结合行业发展趋势与大学出版社的职责使命,对高校出版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一是以改革为驱动,破解发展瓶颈,全面提升运营效率和创新能力;二是以特色为核心,打造出版品牌,凝练“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标杆产品;三是以服务为宗旨,践行文化使命,让出版成为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重要载体;四是以人才为支撑,完善育才机制,为行业发展筑牢人才根基。
专题报告环节,6位专家围绕出版改革与发展的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享:中原出版传媒集团重点出版工程办公室主任杨秦予梳理了国家财政资助新闻出版的重要途径与要求解析;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社长刘东风通过阐释大学社之“大”指明大学社高质量发展方向;厦门大学出版社总编辑施高翔以厦大社为例,强调学术出版是大学社永恒的主题;河南大学出版社社长谢清溪提出地方大学出版社高质量发展的“六条关键路径”;东南大学出版社社长白云飞以“从依托到突破”为主线,探讨高校资源的转化路径;中南大学出版社社长林绵优分享了大学出版社书刊协同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会议间隙,河南大学出版社《太古传宗译谱及研究》作者团队进行现场表演,展示科技赋能传统文化传承成果。
座谈交流环节,与会专家围绕出版体制改革、数字化转型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共商发展大计,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会议取得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