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3日,由河南省社科联、河南大学主办,河南省传播学会、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出版学院承办的2025年河南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分会场活动暨第三届河南省高校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论坛在我校郑州龙子湖校区召开。本次会议以“人机共创·智慧传播:科技创新赋能新闻传播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河南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赵勇,校党委副书记杨萌芽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开幕式由河南省社科联秘书长、办公室主任,河南省传播学会副会长宋淑芳主持。
赵勇在致辞中指出,智媒时代的新闻传播学教育应当坚守意识形态主阵地,探索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新路径,在校际合作、资源共享、协同创新中,共同谋划河南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蓝图。
杨萌芽在致辞中指出,面对AI带来的范式革命,新闻传播学界需引领推动高等教育从“知识传授”向“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培育”转变。期待以此次论坛为契机,群策群力破解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中的共性难题,携手推动全省新闻传播教育事业实现新发展、新突破。
会上,河南大学出版社、河南大学出版学院向河南省传播学会传媒技术专业委员会赠送中国新闻学丛书,对专委会在本次论坛筹备组织过程中的协助表示诚挚感谢。
主旨演讲环节,新华社-郑州大学穆青研究中心首席专家董广安教授指出,河南地方新闻传播院校需强化河南特色研究,创新教学模式,在校际合作与学科交叉中实现突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朱春阳教授强调,新型主流媒体应主动参与焦点议题讨论,积累信任与权威资源,通过积极的议程设置凝聚社会共识、引导主流舆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刘晓程分享了学院在学术共同体凝聚、本科专业优化、品牌实践教学创新等方面的经验。河南师范大学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段勃指出,技术变革催生新问题、新研究方法,需以问题意识探索理论原创,用人机共创思维推动学科重构。
河南省传播学会副会长、《郑州大学学报》主编郑素侠提出,新闻教育应回归初心,将人民立场、职业理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融入教学。中原工学院新闻与数字传播学院副院长蔡爱芳介绍了学院在黄河文化数智传播方面的探索成果,倡导打通“教-学-研-产”完整链路。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传播学院院长严励从校媒企平台搭建、特色专业培养、多元师资建设等方面分享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李晓云介绍了培养具备数智素养、创新能力、跨学科思维的全媒化人才的实践经验。我校新闻与传播学院方雪琴教授结合2025年国家及教育部社科项目立项情况分析研究热点,强调顺应技术变革、关注国家战略与重大社会问题、重视深度交叉融合的重要性。
本届会议还举办了三场圆桌论坛,邀请省内高校新闻传播学院负责人及媒体机构代表,围绕智媒时代新闻与传播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产学融合探索展开深度交流,为河南新闻传播领域学科发展与人才培育凝聚共识,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