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6日—18日,由物理与电子学院、工学部承办的“智能传感与集成电路新技术学术研讨会”在河南大学郑州龙子湖校区落幕。来自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省内龙头企业的知名专家学者、青年科研人员齐聚一堂,围绕智能传感、集成电路等领域的前沿技术、学科发展与产业应用展开深入交流。

开幕式由物理与电子学院党委书记张慧主持。河南大学副校长薛波致欢迎辞,对与会专家表示欢迎和感谢。他指出,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河南大学正在围绕“强理振文、新工新医”办学新主线,积极筹建工学部,聚焦集成电路与微纳电子等关键方向,着力构建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体系。希望以本次研讨会为纽带,汇聚学界业界智慧,推动产学研深度协同,为国家相关产业战略实施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河大力量。
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所所长、首席科学家王中林院士祝贺会议召开,致敬河南大学新工科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他表示,作为一所百年学府和“双一流”建设高校,河南大学紧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确立“9+3”新工科战略布局,为科技自立自强和社会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集成电路是信息技术产业核心,与纳米能源、智能传感等领域的交叉融合,已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并祝愿河南大学集成电路学科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

大会报告环节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晓光教授主持,王中林院士以《面向智能时代的微纳能源学与光电子学》为题,深入阐述了微纳能源技术在智能传感领域的创新应用与发展前景。陈光齐院士聚焦《深度学习与智能防灾减灾》,分享了人工智能技术与防灾减灾领域的深度融合成果。

哈尔滨工业大学朱嘉琦教授,汉威科技何传涛研究员,苏州大学文震教授,河南仕佳光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王勇研究员,合肥工业大学张章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胡诣哲教授,北京理工大学秦勇教授先后登台,分别围绕光电子功能器件、摩擦电传感器、感存算一体芯片、全数字锁相环芯片设计等前沿主题作大会报告,展现了智能传感与集成电路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与产业发展趋势。

研讨会期间同步举办了河南大学集成电路学科专业发展咨询会。咨询会由电子科技大学张万里教授主持,集成电路学科牵头人郑海务汇报。与会专家以及学校发展规划处、学科建设处、研究生院相关负责人,围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平台搭建等关键问题建言献策,为学校集成电路学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指导。会议的举办,促进了领域内学术交流与成果共享,也为河南大学相关学科加强对外合作、提升学科影响力、加快新工科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对推动我国智能传感与集成电路领域的自主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