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9日上午,由中国近代文学学会主办,文学院、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承办的中国近代文学第一届暑期青年讲习班在金明校区开班。中国现代文学馆吴福辉研究员、河南大学关爱和教授,苏州大学马卫中教授、清华大学解志熙教授、山东大学孙之梅教授等十余位知名专家学者参加开班仪式。来自全国数十所高等院校和研究单位的七十余位正式学员与三十余位旁听学员参加开班式。开班式由中国近代文学学会副会长、苏州大学教授马卫中主持。
中国近代文学学会会长关爱和教授在致辞中介绍了中国近代文学学会开办本次暑期青年讲习班的缘起。他强调,中国近代文学第一届暑期青年讲习班是中国近代文学学会继设立季镇淮、钱仲联、任访秋学术奖之后的又一重要举措,其目的是为中国近代文学培养学术研究的新生力量,促进近代文学学科发展。他希望通过本次讲习班,吸引更多的青年学者关注和参与近代文学的学术研究和学术活动,开辟近代文学新的研究领域。
文学院常务副院长王宏林教授代表承办单位对各位专家和学员的到来表示欢迎,王宏林向学员介绍了河南大学文学院的近代文学研究传统与学界影响,充分肯定了文学院近年来在近代文学研究中取得的成绩。
马卫中教授指出,本次讲习班从全国高校邀请众多的专家学者为青年教师和学子集中讲学,组织难度大,机会十分难得。他对讲习班的承办单位文学院、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表示衷心感谢,对讲习班的学员提出了纪律上的要求和学业上的期望。
开班式后,吴福辉老师以“我与文学史”为题,讲述自己六十年来从阅读文学史到写作文学史所走过的学术道路,并与学员们进行了深刻的交流。关爱和教授作了题为《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七十年》的学术报告。山东大学孙之梅教授作了题为《观念•文献•书写:文学史的建构与解构》的学术报告。
据悉,本次暑期青年讲习班为期五天,是中国近代文学学会1988年成立以来首次组织举办暑期青年讲习班。该讲习班是一项以青年学者为对象,致力于近代文学研究学术传承、培养锻炼近代文学研究新生力量的学术活动。讲习班邀请业界资深专家和国内著名学者,就中国近代文学研究领域的重大问题及前沿动态,为学员开设系列学术讲座,并组织学术研讨活动。听课学员是来自全国高校的近代文学专业青年骨干教师与优秀硕博研究生。学员通过聆听高水平、系统化的学术讲座,能够切实理解近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意义,扩展学术视野与研究范围,明晰学术研究的原则与方法,从而提升学术研究水平。讲习班后续将由中国近代文学学会会员单位、近代文学研究重镇的高校科研单位轮流承办,以长期性、常规性的形式,保障学术理念的与时俱进和学员构成的优化更新,这种专注于特定领域研究的持续性的学术活动,将对近代文学研究的代际接力起到重要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