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然而,黄河一直“体弱多病”,生态本底差,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严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弱。2024年8月2日,由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河南大学、长安大学、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等单位联合开展的“2024年黄河全域科学考察”正式启动。本次科考以“全球气候变化和大规模人类活动影响下黄河安澜和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科学问题,重点针对影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深入考察研究。
此次黄河科考分为上、中、下游三支队伍。下游科考队由河南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冯兆东教授和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谭亮成研究员共同担任队长。科考队分为两个小组,分别围绕“悬河与洪水”“环境与文明”两个主题开展,重点考察“一级和二级悬河”现状、不同时间尺度洪水事件,及气候环境变化与人类社会互动关系。
8月20日,科考小组成员齐聚郑州,上午在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李勇总工和李军华主任带领下,参观了黄河中下游分界碑、花园口记事广场、黄河博物馆、“模型黄河”实验基地。下午在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举行了黄河科考学术讨论会,余欣院长出席讨论会并致欢迎词。河南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冯兆东教授、高文华博士和李开封副教授、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谭亮成研究员、郑州大学杨曼博士、以及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李勇总工分别以《东亚夏季风强度重建:困惑与希望》《全新世黄河流域洪水重建:现有资料和问题》《中原文化的形成过程:成果和问题》《4.2 ka气候事件和文化事件:世界范围和中国范围》《谈谈黄河文化中四库总目>对于水利文献的定位》《黄河一级悬河、二级悬河发展趋势及滩区综合提升治理》为主题汇报了相关学术进展,为本次科考进一步凝练了关键科学问题。
两个科考小组分别以小浪底水利枢纽和陕西石峁遗址为起点,经过为期20天的野外科考,途径山西、河南、安徽、江苏、山东、河北等六省,获得了一些重要科考成果。通过关键河段的实地调研,科考队发现:虽然小浪底等系列大型水利工程的成功运行使得黄河下游百年安澜得到保障,治黄取得阶段性成效。但与此同时也形成了“槽高、滩低、堤根洼”的“二级悬河”新问题。在详细了解近现代治黄策略的基础上,科考队员初步掌握了过去4500年以来黄河下游河道流路演变特征,并重点考察了与黄河改道密切相关的古湖泊沉积地层。通过系统考察不同考古遗址,科考队重点探讨了千年-百年尺度洪水对史前文化的潜在影响:4500年前,黄河下游湖沼水域广泛发育,限制了早期先民的活动空间;而4500年以来洪水灾害频发,迫使早期先民向外迁移,或通过堆高而居的方式规避洪水侵袭;这为黄河下游人类社会绵延发展提供了基础。
在当前极端气候事件增多和人类活动影响加强的背景下,如何管控新问题和新风险、保障黄河长治久安是科考队下一步需要开展的重点工作。河南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冯兆东教授认为,确保黄河千年安澜需要变革型思维主导的治黄思路,如有限的“还地于河”方案等。而重建过去千年尺度黄河泛滥史,并深入探讨千年-百年尺度环境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与反馈将为“黄河千年安澜”的治理设计提供科学支撑,为未来黄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