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员:张妍妍
王汉澜(1924—2002),河南项城县人,当代著名的教育学家,曾任河南大学教育系主任,全国教育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教育统计与测量研究会常务理事,河南省教育学会副会长、河南省教育学研究会理事长。
1942年,王汉澜考入国立河南大学教育系,师从嵇文甫、陈仲凡和陈梓北等教授,毕业后曾在中州中学、河南省教育厅工作,1950年回河南大学教育系任教,并终其一生。
王汉澜终身致力于教育学、教育统计学、教育原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领域的教研工作。在教学上,他严肃负责,一丝不苟,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深、广、新、实”的教学风格。备课时,他广集资料,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融会贯通;课堂上,他旁征博引,简练生动,寓德育于智育,教书与育人结合,使学生如沐春风、回味无穷。他曾多次被授予国家、省、市、校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称号,1992年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高等师范院校教师二等奖,1997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王汉澜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他根据教育科学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进行创造性研究,形成了独特的治学思想,在全国教育理论界产生了极大反响。
王汉澜力主理论结合实际,体用并举,既致力于教育理论的研究,又执着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研究,为发展教育科学做出了卓越贡献,在我国教育研究领域独领风骚。王汉澜统合创新,学术研究经常采用“古今中外法”,先是博览古今中外有关研究问题的材料,并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其进行分析与评判,然后结合实际,独立思考,实事求是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在教育理论研究领域,他开创性地提出教育学发展的萌芽阶段、独立形态阶段、多样化发展阶段和理论深化阶段,明确提出了教育活动是促进教育者社会化的一种转化活动。在教育实验研究中,他突破了传统划分教育实验类别的局限,创造性提出根据实验因素的多少及水平的高低,把教育实验分为单因素实验、双因素实验和多因素实验三大类,标准明确,科学性强,有利于运用统计方法科学地分析处理实验的结果。此外,他在教育测量学、教育统计学等学科中,也取得了许多优秀成果。
受国家教委委托,王汉澜主编了高等学校文科教材《教育学》和《教育测量学》,出版专著《教育统计学》,并主编《教育实验学》和《教育评价学》。其中《教育学》多次再版,发行量达300多万册,是我国教育科学类图书目前发行量最大、得到教育界专家学者一致称誉的一部教育科学著作。该书1984年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奖,1991年获光明杯二等奖,1992年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奖和“吴玉章奖金”优秀奖,1993年获第一届国家优秀图书奖提名奖。由他主编的《教育测量学》和《教育实验学》填补了学科空白,前者获得中南地区大学出版社优秀教材一等奖,后者获得1997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丰硕的成果,使王汉澜成为我国教科法学科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国教育学“三王”(王汉澜、王策三、王逢贤)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