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河大新闻网  >>  媒体河大  >> 正文 选择字号【

《河南日报》以高质量发展助力河南高等教育更加出彩

【新闻作者:  来自: 2019-04-30 《河南日报》  已访问: 责任编辑:王宏宇 】

4月26日下午,由河南日报社主办的“第十届河南高等教育满意高校研讨会”暨“黄河教育奖”颁奖典礼在郑州黄河迎宾馆举行。会上气氛热烈、群贤毕至。省人大原副主任蒋笃运,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战略部主任刘承波,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社长董林,河南省教育学会副会长郭国侠,郑州大学党委书记牛书成,河南大学党委常委、工会主席沈洁霞,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赵国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党委书记王清义,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州大学教授吴养洁,黄河科技学院董事长胡大白等与来自全省100多所大中专院校的200多名嘉宾代表参加了本届研讨会。此次研讨会以“高质量与转型创新发展”为主题。专家学者围绕新时代河南高等教育机制创新,特色化、品牌化、多样化发展;如何加快提升高等教育科研创新能力,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战略部主任刘承波做了《高等教育质量建设要对标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新要求》的主题讲座,10多所高校负责人分别做了精彩发言,并分享了近年来我省高等教育高质量创新发展中的经验。

据悉,“黄河教育奖”自今年3月份启动以来,共收到了全省200所大中专学校和近百人先进人物报名参加,经过投票和专家评审,最终评选出“新中国成立70周年河南人民满意的十大高校”“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十大黄河教育人物”“新中国成立70周年河南高等教育十大功勋人物”“新中国成立70周年黄河教育人物”(突出贡献)等9个奖项。

河南大学党委常委、工会主席沈洁霞:

近年来,河南大学从高质量党建引领“双一流”建设、挖掘丰厚文化的精神内涵、夯实一流本科教育等方面着手,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双一流”建设,解决好“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把“四个自信”转化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一流大学的自信和动力,坚定不移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一流大学,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挖掘学校抗战办学文化资源,传承和弘扬教育报国的优良传统和“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河大精神,汇聚推动“双一流”建设的强大动力。用一流本科夯实“双一流”建设基础,解决好“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结合学校“生物学”入选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实施“生物学+”学科建设规划,发挥一流学科建设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坚持实施优势学科冲顶战略、特色学科振兴战略、新兴学科跨越战略,进一步巩固和带动学校形成文、理、医、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生态体系,全面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在建设过程中,学校主动融入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发展、融入行业进步,以经济转型升级与“四个河南”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为导向,坚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国际交流与合作“六位一体”的建设内容,加大应用研究力度,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学校新增国家食用菌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河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入选中国高校高研院联盟成员单位;黄河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入选首批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省部共建作物逆境适应与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已经完成省部会商等,为培养一流的本科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前,全国民办高校发展很快,全国独立设置民办高校达到700多所。要想在众多民办高校中脱颖而出,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位,有一个长远发展目标。在这里,我个人认为,要办好“四个大学”:一是办学思想站位要高,办好社会主义大学;二是办学理念定位要高,办应用型大学;三是办学视野精度要高,办新型国际化大学;四是对接需求准度要高,办职业教育大学。

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教育得到了更大的发展,民办教育也迎来了“黄金时代”,我们将顺应时代发展,不断学习兄弟院校的成功办学经验,矢志不渝地办好高等教育,为河南的教育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录入时间:2019-04-30[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