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礼赞祖国、讴歌人民,薪火相传、生生不息。6月2日,大河薪传——河南大学美术学院2019届毕业生优秀作品展在河南省美术馆启幕。来自省内外美术界和兄弟院校的专家学者前往欣赏,并在研讨会上围绕“美术与设计教育”“艺术人才培养方式”“河南省艺术教育发展”等议题深入探讨,新老艺术工作者们在现场进行了一场对话聆听。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6月9日,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此次展览由河南大学、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河南省美术馆、河南大学美术学院与河南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承办。河南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是河南高校首家以文化传承与创新为研究对象的学术机构。
河南大学美术学院是河南现代美术教育的源头,1929年,著名美术家陶冷月先生受邀来校讲课,开启了河南大学美术教育的先河。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如今,河南大学的美术教育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学科架构和完善的教学体系,先后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专业人才,为河南乃至国家美术事业繁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薪传有自,据了解,此次展览的主题为“大河薪传”,是河南大学美术学院成立后的第一届毕业生作品展,也是该校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参展作品内容涵盖美术与设计两大学科下的多个门类,除了今年即将毕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画作,还同时展出了部分指导教师的代表作品,师生共勉。这些作品凝聚着河南大学美术学院师生的心血和汗水,既集中展示了该院近年来的美术教育成果,也是对其教育质量的一次集中检阅。
“200余位毕业生的作品犹如鲜活的面庞与我们对视,朝夕相处,却宛若‘初见’,是各位同学灵动创造的展示,也是指导教师的辛劳结晶,几多奋进、几多感动。”河南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席卫权介绍,参展作品表达了青年学子敏锐的个性感悟和良好的艺术素养,呈现了他们阶段性的艺术面貌,他表示,从观念、意识、精神,到技法、材料、形式、文化内涵,再到时代面貌,美术专业学习自成系统,需要持续地学习、思考和探索。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书记王守国表示,河南大学有着厚重而悠久的历史传统,河南大学的美术教育也是开中原风气之先,所谓“大河薪传”,就是不仅要继承传统,更要关注现实、思考当下,希望毕业生们做有气魄、有精神、有关切、有担当的新一代艺术工作者。
“这次展览,既是河南大学美术学院指导老师和同学展示自己成果的平台,也是他们接受社会检阅和专家评判的考场。”河南省教育厅总督学李金川表示,本次活动是河南大学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重要系列活动,也是2018年河南大学美术学院成立以来首次向社会公众展示自我风采与精神面貌的重要活动,既是一所历史悠久高校老牌专业的新气象新风貌,也是跟美术界的一次对话与聆听,希望河大美术学院以此次毕业生作品展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办学资源,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加强对外交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美术类专业人才,为扮靓中原、服务中原、加快中原崛起,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