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幅时代生活的深情画卷
——评豫剧现代戏《重渡沟》
豫剧《重渡沟》是由剧作家姚金成、导演张平、主演贾文龙等与河南豫剧院三团共同打造的又一力作。《重渡沟》与《焦裕禄》《村官李天成》,堪称是豫剧现代戏的“公仆三部曲”。重渡沟山水秀美,却又穷困落后。“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成了驻村扶贫干部马海明心中的一个梦。为了这个梦想,为了让重渡沟乡亲换个活法儿,他知难而进,放弃了上调进县城的机会;他踏遍青山,用摄影艺术宣示了山乡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的美好前景;他别出心裁,用精彩的快板书和幽默风趣的话语,说服群众改变旧观念,携手走过坎坷艰难,共同去圆文明富裕的梦想;他坚守原则,拒绝了“好哥儿们”吕二涛资本力量的收买,为了守护正义和乡亲们的福祉,他面对压力,绝不退让,一步步从风雪弥漫的寒冬走向了瑞雪飞瀑的春天……《重渡沟》不仅在舞台上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山川秀美的北国江南风景,更以深情的笔触为我们刻画了马海明守护自然、改造社会,带领乡亲摆脱贫困、走向文明富裕的气魄和精神。该剧如《重渡沟》的风景一样,具有净化心灵、涤荡胸怀的审美教育功能。
马海明的形象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剧作家以改革开放年代农村脱贫致富为故事的大背景,反映大时代所蕴含的机遇和挑战,塑造了一个具有前瞻意识、心系乡亲、积极利用“资本”和市场力量振兴乡村经济的基层干部形象。他把乡亲们的福祉放在心上,在积极招商引资的同时,时刻警惕资本的贪婪和腐蚀。既反映出时代的伟大进步,也不回避发展中的矛盾和曲折,散发出当代生活所特有的味道和气息,好像一幅当代生活的深情画卷,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深刻的思想性。
他结束了一段贫困的历史,开创出一种崭新的生活。马海明是中国梦的追梦者,也是共产党“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理念的践行者。解放前,农民的梦想是拥有土地,建国后,农民有了全民所有制土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民有了对土地的自由支配权。但是,生产力低下等各方面的制约,拥有土地的农民并没有真正富裕起来。而马海明带领村民所走的道路,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当地的旅游资源优势,开创农民家庭宾馆的经营模式,让绿水青山产生经济价值,通过现代化经营思路与旅游模式使老百姓获得了富裕的生活。摆脱贫困,并为村民创造了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让百姓有存在感与幸福感。因此,马海明是农民梦的当下实现者。在锦云的话剧《狗儿爷涅槃》中,我们看到了农民对土地的痴恋成度,在《重渡沟》中,笔者看到了到共产党人带领农民为摆脱贫困而撸起袖子加油干的追梦历程。
在大时代背景下根据生活真实设置尖锐的戏剧冲突,以此营造戏剧情境,刻画典型人物,表现人性的深刻、生活的复杂,使该剧具备了鲜明的现实主义文学的品格。就扶贫戏题材而言,由于驻村干部到基层扶贫,体现的是国家对民众的帮扶与关爱,戏剧矛盾如何设置往往是个难题。该剧中,剧作家既表现了主人公先进的思想观念与村民滞后的文化意识之间的矛盾,更表现了他在招商引资中面对强大资本力量的诱惑、收买时的内心挣扎和精神困境。吕二涛与马海明是昔日亲同手足的“哥儿们”,他作为资本方代表来与马海明谈判,软硬兼施,心理博弈,双方的冲突就具有了强烈的戏剧性和浓厚的感情色彩。此时,代表群众利益的马海明与代表资本贪婪的吕二涛之间出现尖锐的不可调和的对峙。此时,最令人意外吃惊的一幕出现了:本来一直关心、支持马海明的老领导、老上级“张副县长”却一反常态,支持吕二涛,压制马海明!马海明深陷权钱勾结、腹背受敌的现实困境与命运困境。“老领导老关系感情没顾住,好兄弟吵翻脸成仇反目”。此时,时代矛盾潜藏的阴暗性、现实社会的复杂性使马海明的人性面临巨大的考验。这让马海明在重渡沟的工作陷入全面被动,情感上也遭遇的巨大挫伤和精神上的强大压力。面对挚爱的工作、用生命来坚守的事业,他却面临着被调离、被终止的高压。“马海明我不是见钱不亲犯糊涂,实在是吃里扒外、愧对乡亲我做不出。”这种富有张力的情节设置和戏剧化处理,让观众看到了马海明内心的痛苦与无奈,也让观众看到了其绝不屈服的意志和坚守的意志。剧作家尤其注重对马海明内心世界与复杂人性的展现,通过马海明的倾诉,展现了他对重渡沟乡亲的感情、对金钱的认知、对人格的看重。在时代、现实、命运交织的困境中,展示了马海明的人性光辉和党性意识。
马海明怀揣善良、包容之心,对老百姓具有一颗公心,恪守党员干部的原则与党性,在个人仕途升迁、重渡沟百姓利益、巨大的房地产开发诱惑、景区开发的重重困难面前,做到没有滥用权力,真正将公权力造福于重渡沟百姓。他拥有善心,秉持公心,将权力置于阳光之下,拼劲生命最后之力将公权力用之于民,真正实现了人心与公心、权力与公权力和谐统一。在权力、人心向背、利益诱惑、外在高压的戏剧情境中,马海明不断挣扎,不断抗争,却从未动摇过扶贫的决心,从未污损过党性。如此,其形象才显得真实而崇高。这也是现代戏创作很难达到的境界,体现了剧作家对现实、人性、戏剧情境的思考。
风雪交加那场戏中的“人生咏叹调”,将外在的风雪环境与内在的心理压力互相相称,营造了一种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的戏剧情境。加之,和硬拔抖磕、跳转飞跪、跪搓、乌龙绞柱等高难度、高风险的戏曲身段表演,无疑是全剧的画龙点睛之笔,也奏响了全剧的华彩乐章。艺术家贾文龙将马海明内心的痛苦与承受的极大压力艺术地演绎出来,用戏曲的技巧与表演方式在马海明与观众之间架起了一座情感桥梁,让观众感受到马海明的内心真实与精神压力。马海明游走在人生的险境与困境中,他的情感与压力是所有开拓者都曾有过的,因此,马海明的复杂情感具有共通性,也具有跨越观众群体、跨越南北文化的跨界性。在如梦似幻的重渡沟世界里,马海明身在仙境不染尘,他用理想化的政治追求来践履为民众谋福祉的梦想。民众对富裕生活的向往是马海明扶贫的动力,重渡沟的美景和使马海明内心保持着一份持久的宁静和淡泊。他心无旁骛的守望与诗情画意的外在环境融为一体,使原本平凡的马海明形象显得诗意而圣洁。《重渡沟》是一个富有时代色彩的现实主义力作,触及了时代发展的深层矛盾与时代成长的烦恼,悲悯地呈现了时代生活的困境和人的灵魂的震颤与升华,展示了人性的张力与人格的崇高,在戏曲舞台上诗意地再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挣脱观念桎梏、与时俱进、追求文明富裕生活的坚定步履,诠释了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的内涵,不仅是当下戏曲艺术培根铸魂的工程,也是人类诗意栖居精神家园的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