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河大新闻网  >>  媒体河大  >> 正文 选择字号【

科学巨匠的拳拳之心———访中科院院士党鸿辛(摘自《河南日报》2004-04-23)

【新闻作者:吴 晔 时瑞刚    来自: 本站原创  已访问: 责任编辑:srg   】

1999年9月,中央领导接见参加研制“两弹一星”的科学家,人们从电视中认识了来自河南大学的党鸿辛院士。

  党鸿辛院士是河南大学于1998年引进的。作为我国固体润滑研究领域的权威,党院士在圈内早已是声名赫赫。国内外很多单位纷纷提出许多优厚条件,盛情邀请他去工作。但党院士有自己的想法:“多年来,我想得最多的就是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河南大学是国内外较有影响的大学,人才很多,特别在润滑学科,好多都是我的博士生,他们很有前途,我想帮他们一下。”

  1949年秋,伴随着新中国成立的曙光,党鸿辛从广西的一个小山镇考入广西大学化学工程系。4年后,他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大连物理化学研究所润滑油室工作。从此,他的名字与中国的“两弹一星”事业、与中国的润滑材料研究工作紧密相连。

  回顾那一段难忘的岁月,党院士仍历历在目。在国家经济最困难的时候,无数科研人员在极其简陋的环境中,冒着生命危险,经过无数次试验,制造了中国的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没有设备,他们就用旧机床进行改造;没有材料,他们就用废品改制。记得在国家决定研制人造通讯卫星时,党院士和战友们接到一项特殊的研究任务———寻找特殊的润滑材料。“那完全是从无到有,不知经历了多少次失败。”经过10年的时间,党院士和战友们最终研制成功了一种新型固体润滑膜,解决了卫星发射的关键问题。

  人的一生中能有多少个10年?为了新中国的科研事业,党鸿辛和他的合作者们,毫不吝啬地牺牲了一个又一个10年。在1997年院士评审中,当评委们得知党鸿辛就是解决很多特殊固体润滑难题的科学家时,都毫不犹豫地投了赞成票。“在这次评审中,自己才知道,仅省部级以上项目,我就完成了26项,还真不少呢1党院士笑着说。

  1998年,党院士应邀来河南大学特种功能材料实验室工作。谈及在河南工作的感受,党院士告诉记者:河南地处中原,有洛阳浮法玻璃股份集团公司、洛阳轴承厂等大型企业,润滑材料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该实验室的建设,省教委还拨专款进行扶植。“河南大学领导很重视人才,在这儿工作很舒心。目前我最大的心愿,就是为河大的发展,为河南省的经济建设作点贡献。”

  党院士的加盟,大大提升了河大理工科的教学科研水平。在他的带领下,河南大学特种功能材料实验室在短短的几年内就迈出了几大步,先后成为河南省重点实验室、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获批两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先后承担(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23项和河南省科研项目10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目前,该实验室已成功地与洛阳炼油厂、胜利油田、洛阳浮法玻璃股份集团公司、兰州炼油厂等单位合作,利用纳米技术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谈及今后的打算,党鸿辛院士说,2003年初,河大特种功能材料实验室通过竞标,又承担起河南省纳米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和研究开发工作。根据省委省政府的要求,这个中心将成为河南省纳米技术的孵化地、扩散地、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地、高新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发源地,同时带动相关技术的发展。我们下一步的主要任务是在做好纳米技术的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加快技术的转化,使河南省纳米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尽早发挥出作用。

  透过党院士平和而坚定的话语,我们仿佛看到这位科学巨匠的拳拳之心,也仿佛看到河南科技新的发展前景。

录入时间:2004-04-27[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