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河大新闻网  >>  媒体河大  >> 正文 选择字号【

河南大学基础教育新课改培训侧记(摘自《教育时报》2004-04-06)

【新闻作者:于刚    来自: 本站原创  已访问: 责任编辑:srg   】

20025月,河南省教育厅决定,于当年6月份开始基础教育新课程省级培训工作,并确定河南大学等5所高等院校为省级培训单位。为了圆满完成这一历史重任,河南大学迅即成立了以副校长王发增教授为组长的新课程改革培训领导小组,明确了培训目标,制订了科学的培训方案,确定了该校成人教育学院具体负责培训工作,并要求教导入、财务处、校园管理处、后勤服务总公司要给予通力协作。

让新理念深入人心

由行期使用传统教材、教学方式开展工作,很多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意义、目标等所知甚少。担任地旦学科培训任务的教师胡良民说:“很多教师不会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式、研究性学习,如果不参加有关新课程改革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的培训,新课程改革根本就不可能在中小学开花结果。”

为了让参加培训的中小学教师获得关于新课程改革各个层面的知识和经验,河南大学采取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学习与课外考察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他们请新课程改革专家为学员开设专题讲座,组织学员展开教学过程中各种问题的探究与研讨,进行案例分析、现场评课活动,鼓励学员探索新的教学途径与方法;另一方面,组织学员到新课程改革实验区考察、观摩,要求每名学员按照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原则设计课案……

“以前的教学改革,大都是局部的、个体的、零碎的,培训的名师、专家也是教师群体中很少一部分,这一次新课程改革则是由国家自上而下推行的、全局性的,与地方、个人自发的改革相比,其力度、影响都要大得多。许多过去无法解决的问题,在这次新课程改革过程中也都有了解决的希望。”河南大学文学院教师王宛磐说,“各地的办学条件不一样,学员的素质也存在差异,我们的想法是,先通过培训把学员的思想观念统一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上来,然后再根据当地情况努力贯彻实施。所以,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力求把本学科最前沿的理论、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学员,让学员掌握当前最先进、最实用的教学方法。”

一些新开的综合性课程,没有现成的教学模式可循,负责培训的教师也是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开展工作的。比如《历史与社会》,是由以前的《历史》、《社会》两门课程综合而成的,而且有两个课程标准,操作难度比较大。在培训过程中,历史文化学院教师王翠如大海捞针般地查找资料,反复设计培训方案,力求让学员明白综合课程对于培训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及其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打开了一扇窗

开封十三中教师尚广萍已经教了30多年的音乐课。她的感受是,大家不仅树立了全新的教材观、学生观,而且学到了新的教育理论、教学方法。现在,她一改过去讲乐理知识、教唱歌曲的授课方式,自己少讲或不讲,尽量让学生登台讲课,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张松2002年大学毕业后就到河南大学附中教语文课。他上大学时时就已经接触到新课程的理念,刚刚结束的培训更让他如虎添翼:“新课程改革为我们教师提供了可以展示自己的平台。”他让学生策划、组织活动,自己则帮他们选择合适的书,并指导他们写读书笔记、读书论文……这些方法,如同三月里和煦的春风,在学生的心里吹起了阵阵涟漪。新课程改革给他的启示是,每一个学生都是可塑的,每一个学生心中都埋藏着创造的种子。

新课程改革打开了一扇窗。这是许多参加培训的教师的共同感受。

培训工作任重道远

在将近两年的时间里,河南大学本着为教育改革服务、为一线教师服务的原则,克服种种困难,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新课程培训搞得扎扎实实、有声有色。“到目前为止,培训班已经开办346个班次,培训全省各地初中思想品德、地理、历史与社会、艺术、化学等学科教师3400多人。我们对学员实行星级管理制,据统计,获得三星级的占35%,获得二星级的占40%,获得一星级的占25%,经认定,80%左右的学员回去看能承担市级新课程培训任务。”记者近日前往河南大学采访时,该校成人教育学院院长焦峰这样总结他们两年来的工作。

新课程改革无疑是一次艰难的破冰之旅,只有相关的东西与之“同频共振”,才能达到它的既定目标。从参加培训学员的反映及培训后的跟踪调查情况来看,除了学校硬件建设不到位、班级人数过多等因素外,目前最需要改变的是教学评价机制。只要高考“指挥棒”存在,传统的以分数、升学率衡量学校和教师水平的评价方式不彻底改观,新的课程改革就无法在根本意义上进行,它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基于这种现实,焦峰认为:“新课程培训的对象不仅应该包括一线教师,还应该涵盖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和学生家长,甚至应该把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纳入培训体系。要让社会各界都了解新课程改革,在全社会形成一种氛围、一种共识。”

录入时间:2004-04-06[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