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语:这是一个奇迹不断的时代
翻开河南教育这部大书,有一组数字令人振奋:1999年以来,河南连续5年“跑步”扩招,2003年全省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达到106.6万人,比1998年的50.9万增长109%。普通高等教育招生19万人,比1998年的5万人增长280%,5年平均增长速度为31%,比全国的23%高8个百分点;在校生55.7万人,比1998年的14.6万净增41.1万人,增长282%。高考录取率由1998年的27%提高到2003年的59%,全省每10万人中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者由839人上升为2580人,全省每万人中大学及研究生阶段在学人数由19人上升为91人。目前,河南高等学校已发展到95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71所。
高教出高招,大学大手笔。作为全国人口第一大省,河南高等教育在短短5年时间里,提速如此之快、变化如此巨大,我们不禁要问:奇迹是怎样“炼”成的?两个“1.5”
时间定格在2000年7月10日。就在这一天,河南高等教育的联合舰队乘风出航,新的郑州大学和新的河南大学闪亮登场了。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河南高等教育十分薄弱,办学条件相对落后。学校规模小、办学层次低,校舍陈旧老化,设备仪器缺乏,宿舍食堂拥挤,教师住房困难。
省委书记李克强始终把河南高等教育的发展放在心头。他说,加快发展高等教育是全省9000多万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培养大批高级专门人才,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人才资源都离不开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发展了,就能提高河南科学技术水平,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农业现代化,为河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重要的保证。
省长李成玉把高校形象地比喻为后备人才的“蓄水池”。他认为,教育事业在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中起着很大作用,河南是农业大省,高校可以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服务,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智力支持和知识贡献。
为大力推进高等教育的发展,省委、省政府从实施“科教兴豫”、人才强省战略,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实现中原崛起的战略高度出发,采取多种形式,加大资金投入。从1999年起,省级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连续5年每年提高1.5个百分点;省级教育基本建设投资占本级基本建设投资的比例以1998年为基数,连续5年每年增长1.5个百分点,主要用于发展高等教育。这两个引人注目的“1.5”高于国家的要求,意味着每年省本级财政收入新增财力的一半投入了高等教育。与此同时,省委、省政府积极鼓励、协调、帮助高校,利用信贷资金举债发展。5年来全省高校固定资产投入达100多亿元。正是有了这一项项好政策的出台和一笔笔大资金的投入,才加速了河南高等教育的远航。5年>50年“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套用一句在大学生中间十分流行的歌词,来概括从1999年高校扩招至今的5年时间河南高教的巨变是再合适不过了。1998年,全省高校占地面积只有2.43万亩,校舍建筑面积783.4万平方米。从1999年到2003年的5年间,全省高校占地面积扩大到8.64万亩,校舍建筑面积达到2206.1万平方米,与建国后的前50年相比,分别增长了256%和182%。1998年,全省高校教学仪器设备总值只有8.4亿元,固定资产总值仅37亿元。到2003年,全省高校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34.5亿元,固定资产总值达151亿元,与建国后的前50年相比,5年分别净增26.1亿元和114亿元,分别增长了311%和308%。5年间,全省高校累计完成新建和改造学生公寓、食堂220万平方米,分别相当于建国50年新建、改造总和的1.2倍和2倍。5年间,全省高校博士学位授权点从1998年的13个增加到3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从197个增加到455个,都远远超过了建国后50年的总和。与新世纪同时起步,河南高校扩容建设工程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在全省各地全面铺开。2001年8月,占地4261亩的郑州大学新校区破土动工,现已入住学生1.6万余人;同年10月,占地2000亩的河南大学新校区奠基,如今,近万名学子正在风景如画的校园里愉快地生活和学习。2003年12月,河南科技大学新校区开工建设。焦作工学院、郑州工程学院等十几所高校的扩建工程或新校区建设工作也都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仅以郑州为例,在城西、城南、城北,成片的高校新校区拔地而起,十余所高校携手并肩,组成一座座特色明显、书香四溢的“大学城”。走进河南农业大学桃李园学生公寓,干净整洁的四人间、投币式洗衣房、充满现代气息的文化活动室,都给人以舒适方便、耳目一新之感。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的成就由此可见一斑。公寓由后勤发展总公司采取社会化贷款的方式组织建设并管理,目前入住有河南农业大学、河南财经学院和郑州轻工业学院的8000多名学生。为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省政府多次召开专门会议,出台优惠政策。通过连片集中开发、社区联建、举债发展等多种形式建成了省会高校北区、西区两个大学生生活园区和南北两个高校教师生活园区。绝大多数高校实现了学校后勤与行政系统的规范分离,全省高校后勤系统9000余人中已分离、转制7000余人,初步形成了“政府统筹主导、教育部门组织实施、学校参加、市场引导”,全面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良好局面。通过共建、调整、合作、合并,原隶属国务院有关部委的12所普通高校实行省部共建、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增强了全省高等教育办学实力。组建了新的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和河南科技大学,为创建名牌高校奠定了基础。8所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提升了办学层次,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设置了25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初步构建了具有地域特色并主要为当地经济服务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设置了8所知名企业与普通本科院校联合举办的独立学院,拓宽了高校的引资渠道,显示出校企双赢的诱人前景。改革办学体制,促进民办高校发展,全省民办普通高校已发展到8所,在校生达4.2万人,约占全省普通高校在校生总数的7.5%。黄河科技学院成为全国第一所民办本科院校,郑州大学升达经贸管理学院、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等民办院校的在校生规模也都达到或接近万人。“四个突破”改写一段历史2003年12月,从教育部传来好消息:郑州大学材料物理重点实验室通过国家教育部验收,正式纳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管理,结束了我省高校无重点实验室的历史。至此,河南高等教育终于告别了无重点大学、无重点学科、无重点实验室、无本土院士的“四无”尴尬,“高层次突破”战略取得重大进展:重点大学、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本土院士均由郑州大学率先突围。“四个突破”改写了一段历史。今日之河南高教终于可以走出窘境,来盘点这辉煌的家底了。1996年,郑大正式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序列,2001年成为教育部、财政部重点支持的高等院校,进入省部共建大学行列,结束了我省无重点大学的历史;其凝聚态物理和材料加工工程两个学科首次入选“国家队”,跻身国家级重点学科行列,去年10月,该校33个重点学科又全部通过评估验收;刚刚获准的我省高校首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郑州大学材料物理重点实验室,始建于1998年,该实验室在中科院院士霍裕平教授领导下,形成了金属材料与金属物理、薄膜材料与薄膜物理、陶瓷材料、离子束与物质相互作用、材料计算与模拟等5个稳定且具有自己优势和特色的研究方向;2003年11月24日,默默耕耘45年、德高望重的化学系教授吴养洁成功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他的当选,为我省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以及科学研究上水平上层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使郑大拥有院士的总数达到7位。为了使“郑州大学”这块牌子变得更亮,“九五”期间,我省抓住国家“211工程”建设的有利时机,力促郑大进入国家重点建设的100所高校行列。省委、省政府把郑大“211工程“列入《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决定投资1.7亿元进行重点建设。2002年,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和河南省政府一起,在“十五”期间重点支持郑州大学的建设,并一次性划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央专项资金4500万元,用于改善郑大办学条件。2003年,在教育部和河南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确定了郑州大学“十五”“211工程”2.6亿元的投资规模。大学是大师之学,我省筑巢引凤,吸引19名两院院士相继来到河南高校工作。省财政更是大手笔,单列经费,一次性为每位院士划拨300万~1000万元的科研启动费。与此同时,我省还设立了50个左右的特聘教授岗位,给予每人12万元的年津贴,面向海内外延揽一流人才,现到岗工作的特聘教授已有35人。实施河南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规划培养50名左右中青年学者,人均年资助10万元,现已遴选培养对象57名。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构筑起河南高校的人才高地,实现了一连串的突破与创新。仅2003年,全省高校就新增博士单位1个、博士点20个,比原有的博士点总数增长了133%;新增硕士单位1个、硕士点152个,比原有的硕士点总数增长了50%。目前,全省共有博士学位授予单位6个、博士点35个,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5个、硕士点455个。这一切带给我们什么高等教育的发展为我们带来了什么?答案注定有很多。高等教育的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级专门人才。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才优势,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作出了贡献并积蓄了能量和后劲。过去,全省大中专院校每年只有几万名毕业生,2003年,全省大中专毕业生达25万人。他们走出校门,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奉献着知识和青春。在河南农业大学,流传着毕业生陈银亮丢掉铁饭碗,回农村自谋职业的动人故事。走进他的大型日光温室,各种珍稀蔬菜琳琅满目,绿色农业的气息扑面而来。由他创办的南阳绿色食品研究开发中心不断壮大,技术辐射面积达10万亩,使近万人受益,为农民年增收上亿元。高等教育的发展,打造出更加宽广的科研平台。基础理论和应用开发推出大批研究成果,促进了科技事业的发展;科研成果通过产业化转变为现实生产力,推进了企业技术的创新;科教兴农、科技下乡的开展,使大批农民致富;高新技术开发不断取得突破,奏响了科技进步的乐章。经国家批准,“河南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进展顺利,郑州大学等6所入园高校正选择技术成熟的科研项目和高新技术成果入园进行放大试验,促使其走向产业化。郑州轻工业学院与省内外多家大型食品和烟草企业携手合作,科技成果转化每年创造经济效益1亿多元。高等教育的发展,拉动了社会的消费,促进了经济的增长。据统计,2003年,全省100多万各类在校生年消费总额达80多亿元,全省高校累计有2.8万名学生与银行签订了贷款合同,合同金额1.1亿元,实际发放9800万元,共资助困难学生2.7万人。与此同时,大规模的高校校舍建设、学生公寓和食堂建设有力地拉动了社会消费。近3年来,仅高校学生公寓建设就吸引社会资金6亿多元。规模同质量并重,发展与改革齐飞。河南高等教育的壮大和发展也带来了高校内部人事、分配、教学、管理等各方面的深刻变革———镜头一:郑州大学每年引进100名左右的博士,3年引进院士4人及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15人。选送100多位教师到国内外进修,资助200多名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攻读博士学位,近1000名教师得到不同形式的培训。一个“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创新团队”的队伍组织模式正在形成。镜头二:河南大学实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实现人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学校教师收入差距最大达到1∶46。从事生命科学研究且颇有成就的宋纯鹏教授海外归来,学校破天荒地为他投入500万元科研启动费;一位青年教师因发表科研论文多、层次高,一年就获学校奖励5.6万元。镜头三:河南师范大学实施教育创新工程,打破专业界限,按学科门类招生,试行双专业制,将学历教育与教师专业教育分离,逐步创造条件实行“4+1”、“4+2”、“4+3”人才培养模式。镜头四:河南科技大学实行完全学分制,将导师制、选课制和弹性学制相结合,导师指导下的学生网上选课、“三长一短三学期制”、增加排课窗口等一系列措施,增大了学生的学习自由度,使教师更好地因材施教,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镜头五:漯河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高等职业教育的新路子,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开展“订单教育”,两年来先后与10多家企业开展联合办学,开设“订单班”20多个,为企业培养急需人才1000多名。结束语:全国注重教育,全民崇尚学习我们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美丽的教育氛围和学习风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今天,当我们站在由孔夫子开创的、经历代志士仁人奠基地的、在我们这代人手中建设起来的高等教育的高楼上极目远眺的时候,我们看到了20年后和50年后被我们称之为未来中国的复兴气象,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旭日正在冉冉升起。我们说,那是挂在祖国胸前的一枚奖章;而祖国说,那奖章应该属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