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河大”的历史钩沉
主持人:在河南大学(以下简称河大)的校园,我注意到大家最引为骄傲的是河大近百年风雨历程所积淀的“大学精神”。能不能谈一下这种“大学精神”对河大发展的影响。
关爱和:我很愿意来回顾一下河南大学的发展历史,我相信一句话:历史界定未来。“大学精神”的形成和发扬,是一所大学的立校之本。河南大学脚下这块土地,其办学历史可以向上追溯千年。这里曾是北宋的国子监所在地。清代,这里是河南贡院。中国历史上,最后两次会试就是在河南贡院进行的,上千年的科举考试在这里画上了句号。1912年,沐浴着辛亥革命新思想、新文化的阳光,河南大学的前身: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在河南贡院的旧址上应运而生,她从此拉开了河南高等教育的序幕。
学校初创之时,首任校长林伯襄先生把“以教育致国家于富强,以科学开发民智”作为办学宗旨。以后的办学者十分重视大学精神的培育和传承。中山大学时期,校长凌冰先生强调培养学生的“爱国爱群之公德”和“服务社会之能力”;河南大学正式定名后,校长张仲鲁先生提出了“研究高深学术,培养专门人才,推广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许心武先生掌校期间,选取《礼记·大学》中的首句“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作为校训。
“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大师之谓也。”河南大学十分注重延揽名师,如范文澜、冯友兰、郭绍虞、罗章龙、萧一山、蒙文通、罗廷光等一大批著名专家、学者到校执教,他们高尚的人格魅力、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教学艺术、严谨的治学态度,教育和影响着河大的后生新学。以尹达、邓拓、侯镜如、袁宝华、王国权、姚雪垠、周而复等一大批优秀学子为代表的38万多名毕业生,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爱国奉献,尽显风流。
留学欧美学校之后,学校曾先后易名为中州大学、国立第五中山大学、河南中山大学、省立河南大学、国立河南大学等。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河南大学虽历经坎坷,但她始终植根于中原大地的沃土之上,凝聚成为“团结、勤奋、严谨、朴实”的河大校风。从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开始,河南大学在自身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派生出许多学科专业,成为河南省和中南六省区高等教育发展的母体之一。
范文澜先生有句名言“板凳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这成为众多河大学人的座右铭。“尚诚朴,勤学问,重团结,养正气”是河大在抗战流亡时期的精神写照。冯友兰先生“智山慧海传真火,愿随前薪作后薪”的诗句,写出了一代代河大人薪火相传的精神连结。去年举办90周年校庆时,我们对学校的办学实践进行了认真的梳理,总结出了河南大学的大学精神,即:前瞻开放,面向世界;坚持真理,追求进步;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兼容并包,海纳百川;不事浮华,严谨朴实。正是这种一脉相承的“河大精神”,才使河大历日久而弥新;众多大师执鞭杏坛,造就了一代代和国家民族命运相维系的政界要人、科坛巨匠、文化先锋。优秀的大学精神是河南大学重要的文化和精神遗产,是我们今天办学育人需要汲取的丰厚营养,也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和源泉。
主持人:在新的历史时期,你觉得应赋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这一校训以怎样的新内涵?
关爱和:1936年,河南大学选取《礼记·大学》中的“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作为校训,寄意高远,体现了河南大学的人文精神。1998年10月,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巴黎召开首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大会《宣言》提出:“培养高素质的毕业生与负责任的公民”。基于此,今天,我们应赋予这一校训以这样的内涵:“明德”,就是弘扬与培养崇高的道德,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新民”,就是培养正确而富于创新的思维能力,用自己所学启发民智,体现了一种社会责任;“止于至善”,就是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从而达到尽善尽美的最高境界。
要不断地否定自己
主持人:再回到“文化”的话题上来,我觉得,一种“文化”如果传承太重,带来的负作用往往就是禁锢创新。但从你的介绍中,河南大学似乎不是这样的。
关爱和:我不否认你的观点。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它的局限性,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文化就禁锢了不少人。再比如一个人,经验越来越丰富,他就可能慢慢变得保守起来,接受新事物和创新能力就可能减弱。恰恰是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所以,我们在引导大家在汲取“河大文化”精髓的同时,还要善于否定自己改变自己,善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呼吁大家想问题、办事情、做学问不要老是凭习惯、经验、传统,不要以“老”自居。其实,前瞻开放,善于创新也是“河大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以说,薪火相传的“河大文化”与现代社会经济条件下的新思想、新理念在我们这一代得到了很好的融合。如果你走进河大校园,你所感受的不是这部历史所带来的“老”气,而是令人耳目一新的灵气。
创新需要不断地超越自我。向别人学习是重要的,但是如果老跟在人家后面,没有自己的特色,就永远不会有大的进步和发展。当然我们不盲目攀比重点高校,也没有必要总是和同类高校攀比。河大要走自己的道路,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突破口,办出特色。在创新中,我们试图以理念的创新去推动机制的创新,以机制的创新推动具体工作环节的创新,以此使整个学校得到快速、健康发展。比如人事分配上,我们率先在全省高校启动了以岗位津贴为内容的分配机制,每年拿出3000万元用于教学科研奖励,使在岗教师工资普遍翻了一番,最高岗位层与最低岗位层之间收入档次进一步拉大,工作在教学、科研岗位上的人,其津贴待遇普遍好于行政岗位人员。人事分配改革最大的效应是引起了人们强烈的心理反差。社会进步需要人们必须接受不同阶层的再次出现,逼迫人们重新认识到这种差距的存在,有差距才能体现价值。一个学者要体现自身的价值,又多了金钱这个筹码,有了物质上的差距,知识分子才能真正成为社会的高级阶层,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就不会成为一句空话。作为培养高级人才的摇篮,这种价值观首先要在河南大学的校园里体现出来。
有所作为是最重要的
主持人:应当看到,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特别是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给中国高校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河南大学是怎样把握机遇和面对挑战的?
关爱和:关键是要能够抓住历史机遇,不断地发展自己。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用发展解决前进中的困难。我们对学校今后一个时期的建设和发展形势,有一个基本的判断,那就是河南大学处在一个良好的发展时期。其一,教育始终处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可以说,我国高等教育正处在快速、健康发展的时期。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越来越浓厚。知识分子的尊严和地位得到了整个社会的认可。其二,河南省委、省政府及教育厅等对河大给予了充分的支持,把学校作为河南省重点建设的高校,重点投入,加快建设,努力实现高层次突破。“十五”期间,计划投入6亿元。河南是一个人口大省,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巨大,社会需求和发展空间很大。其三,辉煌历史是我们前进的不竭动力。其四,多年来的学科调整、人才积累和事业发展,使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为今后奋斗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支撑。同时,全校上下都有一种发展学校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充满着向更高目标迈进的强烈愿望。
当然,我们并不回避河大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比如,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对高教发展的制约因素是显而易见的;另外,还有教育体制的因素,计划经济条件大一统的教育体制在今天还有很深的痕迹,束缚了高校的发展空间,这也是许多学校都在面对的问题。就自身而言,作为一所老牌院校,我们在人才引进、学科调整、发展重点等方面也有一个重新整合教育资源、重新洗牌的过程。正如同一个人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他需要在漫长的征途上停顿一下,仔细考虑一下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为自己重新做一个定位。河大现在也正站在这样一个路口上,我们要做的就是早日找到要走的那条路。我们要把不利因素和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点,把措施和办法思考得更周全一些,把管理和效率抓得更实在、更有效一些。与国内外一些先进的高校相比,也许我们付出的会更多。但我始终认为,有钱未必就能把学校搞好,条件差就未必不会做出好的成果。面对机遇和不利因素,有所作为是最重要的。
主持人: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服务手段和贡献,主要是提供专门人才、提供高水平科研成果,提供与时俱进的先进智力。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讲,河南大学怎样才能保持一定的超前性,做到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同步?
关爱和:我们现在要做的是两件事:一是依托于河南的地方社会经济特色,重点发展有河南支柱产业为背景的学科,同时利用自己的优势学科来刺激河南新兴行业的发展,这也是国家大力提倡的。二是在现有的条件下将河大自己的事情办得更好。我们要用自己的行动,让全社会意识到,给河大投资1个亿,将会使河南的经济发展得到10个亿甚至100个亿的回报。我们不能坐等政府的政策,我们要想办法促使全社会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河南作为一个人口大省、经济欠发达省份不能没有河南大学这样的高等学府。如今,很多地方经济发展,智力资源缺乏仍然是重要的制约因素。近的如河南,远的如正待开发的西部。现在,我们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面对机遇,我们要通过优势学科、前沿学科及智力资源的整合,勇敢地把手伸出去,有组织、有计划地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加强横向合作,在市场经济中壮大自己,用智力输出来换取发展的资金和空间。
拨云见日看发展
主持人:社会经济的全球化进程日新月异,新知识、新技术的更新正以每五年翻一番的速度更新着、增长着。为跟上这个节拍,所有的高校都在加紧调整自己。结合河大的实际,你是如何认识这一问题的?
关爱和:面对新形势,原有的办学格局、办学理念、发展战略已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与国际一流的高校相比这种差距更大。有人说,当前中国的高等教育陷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战略迷失期。我认为更确切地说,大家都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战略转型期,河大也毫无例外。河大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这一代人手上,我们当然首先是我感觉到了压力和挑战。要在不远的将来赶上或超过其它国内一流学校,必须寻求超常规的发展和跨越,树立超常规的思路,采取超常规的举措。从国内外大学的历史经验看,有许多大学的面貌根本改观是在很短时期内完成的。英国的warwick大学的发展是在10多年的努力下奠定了跨入英国前10名的坚实基础。因此,在河大90年校庆的时候,我们就思考着这样的问题:10年后我们以什么样的姿态和面貌来迎接河大的100周年庆典?在河大建校100周年时,我们应该是一个什么样子?10年的时间,虽然不算长,但足可以使很多事情发生根本性变化。
主持人:那么,为实现创建国内一流大学的目标,河南大学有哪些发展战略和重大举措?
关爱和:21世纪头20年,是我校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我校的第八次党代会报告中,我们提出要逐步把河大建成全国一流的、具有自己特色的综合性大学,并提出了有期限的建设目标。第一个10年,调整结构、奠定基础。我们要经过将近10年的努力,到建校100周年的时候,使学校综合实力特别是科研水平和科技开发能力明显提升,初步成为文理学科基础雄厚、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研究教学型大学;第二个10年,重点突破、跨越发展。再经过10年左右的努力,把河大建设成部分学科优势突出、办学特色明显的高水平研究教学型大学,力争跻身于国内一流大学行列。过去10年的建设,为我校的教学水平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今后的发展重点要放在科研上。毕竟,河大办了30年的师范,科研目标有一个逐渐恢复和调整的过程。
为实现建一流大学的战略目标,我们将会采取一系列举措。这些举措的出发点在于,培养人才、科技创新、为社会服务。衡量一所大学综合实力的主要标志是,高水平的研究、优秀的学术群体、杰出的师资以及优良的办学环境。其核心竞争力在于师资质量、教学质量、学术质量和环境质量。在学科建设上,按照“加强基础,发展优势,支持新兴,重视交叉,协调发展,办出特色”的原则,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形成以文理学科为基础,不同学科相互支撑、共同提高的学科建设新格局;师资队伍建设上,进一步完善岗位聘任制度,积极探索评价方法和体系,把大师级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不断形成聚集并激励高水平拔尖创新人才的新机制;按照“以人为本,整合创新,追求卓越”的人才培养理念,全面推进以完全学分制、推动自主性学习为核心的系列教学改革,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体系和以教师为主体的办学体系,努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推进培养过程的国际化;进一步推进科研创新体制改革,加强重点科研机构建设,以重点实验室建设为龙头,培养高水平科研人才,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在量与质的杠杆上
主持人:1999年5月,国家做出高校扩招的重大决策。在这个决策下,近几年大家都比较重视数量,但对质量,一些地方和部分高校有所忽视,导致办学质量下降。河大是如何正确处理数量与质量的关系,以尽可能满足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群众的两个需要的?
关爱和:在高等教育的全过程中,需要科学把握的,其实就是质与量的关系问题。现在,有一种说法,就是认为我们现在培养的大学生太多了。我认为,无论从哪个方面都不能说“太多了”。目前我国各级各类高校的学生规模,既没有达到“十六大”提出的指标,更不能说已经很好地满足了实现新世纪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同时,也不可能很好的满足社会上家长希望自己孩子上大学、上更高水平大学的愿望。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的入学率为15%,只是进入了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初级阶段。从国家和社会需求以及河大未来发展大计出发,在量的扩张上我们积极响应国家的扩招政策,每年以百分之十几的速度递增,今年将招收新生7900多人,在校学生将达到2.5万人。2000年7月,开封医专、开封师专与河大合并,组建了新的河南大学,招生规模也进一步扩大。为适应规模发展的需要,我们积极扩充教师队伍,在保证师资质量的前提下,每年引进教师150人左右,力争在较短时间内,达到教育部要求的师生比例1∶16的指标。同时,积极改善办学条件,通过政府引导、加大投入和社会资源利用等,启动新校区建设工程,2000亩的新校区今年可入住新生10000人,两年内新增公用和住宅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超出1990年以来的办学空间。
当然,量的上升只是一个方面,我们必须走质量、数量兼顾、质量优先的路子,毕竟办学质量才是学校的“生命线”,是一种更为重要的发展。为此,我们从严格管理入手,管出了良好的校风、学风;从提升教学水平入手,启动了新世纪教改工程;改革招生制度,坚持按重点线录取新生制度,保证生源质量;以青年学术带头人队伍建设为切入点,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继续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充分发挥“河大文化”的人文精神,注重学生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创新精神、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主持人:近来,高等教育国际化问题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河大在这方面做得怎样?
关爱和: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日益加快,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输血站,高等教育毫无例外地必须加入到这个国际大循环中。为适应发展变化的社会需求,河大在改革开放20多年里,无论从院系设置或学科、专业配置上都做了大规模的调整。如新增了计算机或与IT相关的专业,增扩了英语和日语专业,在保持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引进了外国文化和学术教育。从1981年起,我们直接从美国和英国引进英语教师,从1985年起,又开始了与国外友好大学或机构的双边合作。十几年来,我们向国外派出了几百名学生和教师,他们回校后,都成了教学和科研骨干,许多成为院系或学校领导人。同时,我们也接收了几百名国外留学生,为我校师生赢得了难得的学习、了解外国文化的机会。下一步,我们将把重点放在与国外大学的合作和知识及成果的分享上。我们已与五大洲17个国家和地区的53所高校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近两年,我们做了两个动作:一个是成立了国际教育学院,主要进行对外国留学生教育和本校学生输出海外教育。二是与俄罗斯的圣彼得堡大学、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大学联合招生,进行连接式教育;正积极与英国北方的三所大学筹划建立国际商学院。据悉,有400多名河南学生在那里学习MBA,每年耗资巨大。我们将利用国际商学院这个便捷途径,使更多的河南学子在本国就能接受国外优质资源的教育,这也是我们在教育国际化上迈出的重要一步。主持人:谢谢你接受我们的访问。
主持人语
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急切地呼唤着高等教育为现代化建设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人才。然而,经济发展又决定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建设和规模,决定了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与容量。在这个背景下,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篇需要认真做好的大文章。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高等教育,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位于内陆欠发达地区、各方面条件并不优越的河南大学,主持人走访了校长关爱和先生。与关校长的一席谈,感触颇深的是:欠发达地区高校的发展,既要适度,又要超前。适度,就是不能脱离本地区经济的发展和高教发展实际,不能超越经济的发展阶段。超前,就是要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一些,抓住机遇,创造条件,千方百计把高校搞上去。毕竟,发展才是硬道理。
关爱和简历
关爱和,1956年9月生,中共党员,河南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历任河南大学中文系主任,副校长,2001年10月任河南大学校长至今。社会兼职有河南省政协常委,中国近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现代文学学会理事。作为年轻的学者型领导,视野宽阔,思维敏捷,富于激情,深谙治校方略。在学术领域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文学史研究,承担并完成了6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先后出版了10余部学术著作,主要代表著作有《“桐城派”与“五四”新文学》、《从古典走向现代》、《悲壮的沉落》等,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1999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