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5月8日,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10名贫困生感动得泪水盈盈。品学兼优、家境贫寒的特困生于得溢被评为国家奖学金一等奖获得者,他打算将6000元奖学金全部捐献出来,以便让更多的贫困生得到资助。在院、系领导的劝说下,他拿出2000元,资助了学院的10名贫困生。
于得溢是延津县人,全家人仅靠几亩薄田维持生计。2000年9月,他以优异的成绩被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录取,几千元的学费对他们家来讲是个天文数字。依靠国家助学贷款,于得溢通过“绿色通道”入了学。在校期间,他在刻苦学习之余,不时外出打工接济生活,馒头夹咸菜成了他的家常便饭。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他所修的课程没有一门不是优秀。2002年10月,品学兼优的于得溢被评为首届“国家奖学金”一等奖的获得者。高兴的同时,他想到学院里还有许多贫困生需要资助。他找到院里的负责老师,建议学院把奖学金分成几份,这样可以让更多人得到资助,由于政策原因未能实施。
今年4月下旬,于得溢领到了6000元的奖学金。他想到了因家贫而失学的妹妹,这些钱可以帮助她重返校园。但他又想到身边还有许多生活拮据的同学,他们也需要资助。他决定捐出奖学金。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父母。原想着父母会反对,没想到父母说:“儿啊,你想捐就捐吧。虽然咱家比较困难,但学校没少照顾咱,同学没少帮助咱。得了奖学金,咱也不能忘了他们。”他找到院团总支书记涂钢,涂钢向院领导进行了汇报。经过研究,院里劝于得溢捐出一部分。最终,于得溢捐出2000元,用于资助同院的10名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