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嵩山滔滔黄河贡献智慧培育人才建设祖国继往开来”。这是著名作家、书法家、
河南大学卓越学子周而复为母校八十年校庆的题词。十年之后,为庆祝母校九十华诞,他提出要为母校捐赠图书和书法作品,并欣然为校庆丛书《
河南大学作家群》题写书名、提供资料、撰写文章……拳拳赤子心,殷殷母校情,令人感佩。
周而复,原名周祖式,曾用笔名吴疑、荀寰。1914年1月3日生于南京。父亲周兆山喜写旧体诗词、散文。周而复童年随父亲学习古典文学与书法并在私塾读书。13岁上中学后,接触了鲁迅、郭沫若、茅盾以及英、法和北欧的一些文学作品,开始在报上发表短文、小诗。想当文学家的他,因文科成绩好,1932年慕名考入
河南大学中文系。
河南大学图书馆里丰富的藏书使周而复兴奋不已,刚入校便钻进图书馆,如饥似渴地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著作。他晚年回忆说:“我有幸考入
河南大学学习,可以在这座古代名城安安静静读书,研究中国古典文学,为祖国文艺事业略尽绵力,是我的愿望和志趣。”后来,他又到上海求学,期间参加了左翼文艺活动和中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参与编辑《文学丛报》、《收获》等文学刊物,他的古典文学兴趣转到了文学创作上,以笔作武器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36年6月,他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夜行集》。作者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魄,揭露社会的黑暗、抨击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表现了中国人民反对侵略、反抗黑暗统治的不可抗拒的力量和大无畏精神。正如郭沫若序中所言:《夜行集》“是在重重的压迫之下压得快要断气的呼声”,“这儿也活画了一张忧郁而悲愤的时代相。”初涉文坛,年轻的诗人就有不俗的表现。他起点很高,他的目光关注的是时代的风云变幻;他的大手笔,描画的是“时代相”。就在《夜行集》出版的第二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了。周而复大学毕业即奔赴延安,担任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顾问委员会主任,以更大的热情战斗在抗日斗争第一线,创作了大量反映抗日战争、赞颂抗日军民的优秀作品。抗战胜利后,在内战全面爆发的前夜,周而复以《新华日报》和新华社特派员身份,曾赴东北、华北、华东和中南等地采访,并随同周恩来、马歇尔、张治中三人小组赴各地巡视工作和会谈。期间,写了不少通讯报道,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内战阴谋。这些作品后来结集出版,取名《东北横断面》、《松花江上的风云》。这是在国民党反动派大举进犯解放区之前,作者巡回东北各地的纪实。往昔与现实,野蛮与民主,黑暗与光明,痛苦与欢乐,在作者的笔下得到真实的反映,相当清晰地表现出那个时代的社会面貌。
新中国成立后,周而复历任中共中央华东局统战部秘书长,上海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市政协党组书记,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1959年秋,他自沪至京,担任中共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党组成员、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友好协会副会长等职。他还是全国政协五、六、七届委员、副秘书长、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文化部副部长。他曾多次出席国际会议,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与友好代表团出国访问,先后到过印度、缅甸、印度尼西亚、阿根廷、巴西、乌拉圭、智利、捷克、苏联、瑞士、日本、墨西哥、古巴等国,为中国和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文化交流作了大量工作。
周而复在文坛耕耘已70多个春秋,至耄耋高龄,仍笔耕不辍。迄今已发表、出版小说、散文、诗歌、戏剧、报告文学、杂文和文艺评论等,1000万字左右。他的主要作品有多种外文译本。《白求恩大夫》被摄制成电影;《上海的早晨》(一、二卷1959、1962)一问世便好评如潮,被国外同行称作是“史诗”,是“可以同苏联的《静静的顿河》、法国的《蒂波的一家》相媲美的中国历史小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国广播,后来又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长城万里图》也被认为是一部描绘和再现中国人民伟大民族解放战争的史诗,可以与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相媲美,因此获中共中央宣传部“五个一”工程文学奖。晚年的诗歌力作长篇叙事诗《伟人周恩来》,以史诗的形式为周恩来书写了一部伟人传记。评论界认为,它“是当代诗歌中罕见的鸿篇巨制……展现了中国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画卷”。“中国产生了荷马式的史诗。”“这部作品可说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划时代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