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河大新闻网  >>  媒体河大  >> 正文 选择字号【

《大公报》河大举办抗日流亡办学纪念活动 以史励志 主动作为

【新闻作者:楚长城  来自: 2018-09-17 《大公报》  已访问: 责任编辑:王宏宇 】

大公网讯(楚长城)在抗日战争胜利73周年之际,河南大学领导干部及教师代表一行重走流亡办学路,前往各办学旧址,举行河南大学抗战办学遗址纪念碑揭牌仪式,以此纪念那段可歌可泣的敌前办学壮举,引导师生汲取爱国奋进的磅礴力量。

栾川县“潭头惨案纪念碑”前凭吊逝者

  9月14日至15日,该校领导干部及教师代表、校友代表,深入栾川、嵩县等地,重走抗战办学之路,参观敌前办学旧址,举办抗战办学系列纪念活动。此前,河南大学教职工代表已赴南阳镇平、荆紫关及信阳鸡公山等地举行纪念碑揭幕仪式。

潭头河南大学抗战办学遗址纪念碑揭幕

  70多年前,在日寇铁蹄的进犯之下,命运多舛的河南大学,流离失所,辗转迁徙,蒙受重大损失。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当年12月,豫北、豫东相继沦陷,河南大学被迫离开开封,开始了八年的流亡办学历程。该校辗转迁徙至信阳鸡公山、南阳镇平、洛阳栾川、嵩县。自1939年5月起,该校在潭头办学长达5年。这五年间,既有辉煌,又有苦难:1942年,河南大学在潭头完成了由“省立”到“国立”的蝶变;1944年5月,日寇入侵潭头,河大师生遇难9人,失踪25人。

  9月14日下午,参观国立河南大学潭头办学旧址纪念馆之后,河南大学党委书记卢克平留言:“铭记历史,感恩人民,办好河大,服务国家!”他说,河大师生在潭头流亡办学的5年时间里,播撒火种,弦歌不辍,在腥风血雨中赓续了中原文化的血脉,所呈现出来的大学精神和爱国情怀值得我们去深度挖掘、积极传承与弘扬下去。

  9月15日,河南大学教职工一行怀着深深的感恩和对历史的深切缅怀瞻仰遗迹,追寻历史踪迹,重走流亡办学路,深受感动与教育。他们纷纷表示,要铭记这段历史,牢记先贤精神,并以此激励后人不断奋发前进。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赵国权说:“此次嵩县栾川之行,收获满满。河大人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传承和弘扬河大精神而继续砥砺前行!”

参观国立河南大学潭头办学旧址纪念馆

  “河南大学在流亡中的办学经历,不但是河大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更是河南乃至全国人民了解抗战历史的爱国主义教材。”河南大学宋纯鹏说,河大与各办学旧地虽山水相隔,但学校与各地的血脉情谊并未被山水阻隔。各办学旧地与学校情同手足,学校时刻关注着各地的建设发展,与各地在人才培养、项目合作等方面密切交流与合作。

 

参加揭幕仪式的领导、校友在嵩县河南大学抗战办学遗址纪念碑前合影

  2017年的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河南大学顺利进入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该校得以重返“国家队”,重新进入中国高校的第一方阵。

  目前,河南大学正处在“双一流”建设的关键阶段。在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上,该校党委正全面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立德树人。卢克平说,河南大学将继续继承流亡办学精神,弘扬抗战光荣传统,以史为鉴,以史励志,勇于担当,主动作为,继续朝着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中原风格”的伟大征程奋勇前进。

 

 

录入时间:2018-09-17[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