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19年8月至1927年12月这8年多时间里,河南大学由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升为中州大学,然后又易名为河南中山大学,张鸿烈一直担任学校校长。他是预校的最后一任校长,是中州大学的唯一一任校长,又是河南中山大学的首任校长。他是河南大学从“预校”到“大学”的见证人,在河南大学从“预校”发展到“大学”的过程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张鸿烈于1919年8月至1922年11月受聘担任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校长。1922年5月,冯玉祥首次主政河南,力主创办大学。经省议会研究,决定在预校基础上创办中州大学。11月,张鸿烈被正式任命为中州大学校长。当时,国家经济枯竭,教育经费捉襟见肘,张校长和教育界同仁一致促成河南省以契税专款为教育基金,建立管理机构,实行教育经费独立。这种基金制度奠定了河南教育经费的基础。因军阀混战,政局不稳,学校收入仍时虑不继。在中州大学任职的5年中,张鸿烈先生苦苦支撑,多方奔走,尽力筹措办学经费,使学校在艰难中得到发展。
在调整系科和课程设置方面,中州大学最初只有预科、附中及特别班,接着开办了文、理两科,后来又开设了本科。全校共有8个系9个专业,各系的课程设置大都内容新颖,选修课多样,各具特色。张鸿烈先生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为聘请教师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高薪聘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来校任教,先后邀请留美博士冯友兰、北京大学教授安石如担任文科主任,留学美国的曹理卿担任理科主任,并委托曹理卿在美国协助办理实验仪器购置事宜。到1925年7月,学校已有教学人员39人,其中教授22人,如郭绍虞、张震东、郭须静、董作宾、汪敬熙、李燕亭、冯景兰、王箴、余泽兰、王陵南、万康民、牛实甫、丘崇岳等都是当时国内知名学者;而其他教员如王志刚、段凌辰、嵇文甫等也都学有专长,年轻有为,在学术界业已崭露头角。这样的师资力量不仅保证了教学质量,也大大提高了学校的声誉。除抓好文化课的教学以外,张校长对体育课也非常重视。学校经常举行运动会,且提出了“强身健国,一雪东亚病夫之耻”的口号。中州大学《学生通则》规定,体育课没有修完或考试不及格者不能毕业。中州大学一些运动项目的成绩不但在河南各校,而且在华北各校中也处于领先地位,如1924年在天津举行的华北运动会上,中州大学足球队便荣膺冠军称号。张校长不仅对学校的师资、系科和课程设置、教学与学生管理等非常关注,而且对图书资料、实验室建设、学术活动等也给予足够重视。1925年的五卅运动中,中州大学师生在省会开封带头罢课、游行、演讲,声援上海的反帝爱国运动。张校长不仅支持师生的运动,而且亲自参加,担任端午大游行主席,登台报告开会宗旨,全面指挥开封的罢课、罢工。
先进的办学理念、较强的师资力量、极具特色的学科与课程设置以及严格的管理制度,使得中州大学在5年时间里,办得颇有生气,培养出的学生知识面较宽,外语程度较高。其中不少优秀学子如罗梦册、尹达、鲁子惠、樊粹庭、刘焜、侯镜如、李彤溪、韩栗生、漆德玮等后来都成了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或社会活动家。当时全国所有公立、私立大学共计36所,其中中国人自己办的大学21所,而省立大学仅有3所,河南中州大学的创办,的确走在了全国很多省区的前面。1927年6月,省政府决定以中州大学为基础,成立“国立开封中山大学”。7月,学校改名为“省立中山大学”,委任张鸿烈先生为校长。省立中山大学成立时,设文、理、法、农四科,含14个系及农事实验场和农业推广部等,学生总计500人。
省立中山大学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当时中国高等教育的力量,使民国时期的河南首次拥有了一所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大学,为河南大学成为当时全国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的大学奠定了基础。1928年学校又增设了医科及附属产科、护理学校等,拥有了文、理、法、农、医5科。随着《大学组织法》的实施,学校将原有的5科改为5个学院。这种格局一直持续到抗战胜利,到1947年,河南大学已形成文、理、法、农、医、工6个学院的24格局。当时在全国55所综合性公私立大学中,拥有6个学院以上的综合性大学仅有10所,而河南大学则在这10所之列。河南大学从“预校”升格到“大学”再到综合性大学,张鸿烈先生做了大量深入细致、卓有成效的工作。他是亲历者、见证者,功不可没。他的贡献和执着精神值得后人永远铭记和学习。(韩冰,199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政治系,现为河南医药技师学院高级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