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董卿说的,一切从遇见开始,生命就是各种神奇的遇见。我们与父母遇见是生命的启航,我们与朋友遇见是相互的扶持,我们与爱人遇见是一生的相守……而今天我要讲述的是一位老教授与医护人员的遇见,这些充满阳光的面庞,让老人感慨在医院中同样能遇见生命中的美好。
超越心灵的传承
事情还要从今年7月16日说起,河南大学82岁的王教授,退休20多年来身体一直很好,但这天早上,他起床小便时突然感到阵阵刺痛,并发现小便中有血块,这让老人立即紧张起来,赶紧叫上老伴,搭出租车往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赶去。
当天虽是周末,但王教授当天在一附院的诊疗却有条不紊,从门诊到病房,他感受着医护人员细致入微的服务,感受着该院员工对他的尊重和关心。他在感触一附院这些年巨大变化的同时,也深刻体会到一附院人代代相传的尊师重教的文化理念,以及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奉献精神。
王教授的身体恢复的很快,他在一附院的每一天,精湛的诊疗技术、规范的管理、优质的服务和身边每一位医务工作者,都让他深深感受到一附院人拼搏向上的职业精神和处处为患者着想的医者仁心。
在一附院,王教授切身体会到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尊严和自豪,体会到了作为一个病人所享受到的服务和温情!用王教授的话说,这是一个有温度、有涵养的医院。
沁人心扉的温暖
说起在河大一附院住院的感受,王教授谈得最多的是医护人员。
该院彩超室的一个小伙子就让王教授印象深刻。刚到医院看病时,接诊医师车新平让王教授先做彩超检查,当天值班的是一个年轻小伙子,虽然年轻但技术却不含糊,人也很热情,给王教授检查的十分仔细。根据检查情况,泌尿外科专家很快为王教授制订了治疗方案,对症进行治疗。住院第二天,为了解病情进展,专家安排王教授再次做彩超。一走进彩超室,王教授再次遇见昨天值班的那位门诊彩超室的小伙子——雷威。原来他看到电脑中王教授预约的彩超时间后,特地从门诊赶过来,帮助观察王教授的病情进展情况,当看到王教授检查结果好转后,雷威高兴地对他说:“好多了,祝贺您!”这句话让王教授感到安慰的同时,心中充满了温暖。
由于泌尿外科患者加床,王教授此次住院借住在骨科病房,泌尿外科主任卜宏民和主任医师王连渠每天早晚准时查房,并组织相关专家对王教授进行病情会诊,讨论治疗计划,反复和王教授及家属沟通治疗方案,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让王教授感到安心、放心。
徐国良是王教授的管床大夫,每天七点半准来观察询问病情,每天做完手术下班时,徐国良还会再过去叮嘱一下注意事项。王教授和老伴对他都赞不绝口,开玩笑说小伙子爱“唠叨”。王教授说,徐大夫每次来都会和他聊聊天,把病情发展、如何治疗、为什么采用这种治疗方法解释的一清二楚,让他面对疾病时能够保持轻松的心情。时间长了,他们也会唠一些家常和工作等,使王教授的住院生活充满趣味。
王教授平时生活主要由老伴照顾,这次住院后,一附院的服务让老两口倍感温馨。由于老人眼睛不好,每次做检查时,病区都会安排一位护士陪着他和老伴一起去,其中一位年轻护士刚从学校毕业一年,为人开朗,护理十分细心。每到下台阶和下坡时,她都会先轻声提醒,然后再轻轻搀扶老人走过去。到检查室门前,护士会先找椅子让王教授和老伴坐下等候,再去安排检查事项,事事为病人着想,无微不至。
虽然是借住在骨科病区,但骨科的护士们对王教授的护理如本科室的所有的病人一样,认真、负责、热情、周到,如家人一般。王教授讲,他来到一附院有两件事一直让他奇怪:
他很奇怪,虽然病区住满了患者,但每天却十分安静,听不到患者按铃和呼叫的声音。后来他通过观察找到了答案,因为科室护士不间断巡房,哪位患者在输水,哪位患者在治疗,大概多长时间要换药,病房护士都心中有数,根本不用患者呼叫便已服务到位。有一次王教授的老伴因事没在医院陪夜,半夜时老人起床上卫生间,刚刚打开灯坐起来,一位护士便轻轻敲门进来询问他有什么事需要帮助没有。老人感慨地说:“没想到这么大的病区,这么小的动静,护士都能及时知道,可想而知她们整夜都在关注着患者,这种细致周到的温馨服务,这样敬业的无私奉献,怎能让人不感动。”
还有临床科室主任的上班时间,开始他以为也许自己是教师,泌尿外科的两位主任才每天一早来看他。后来,他发现一附院的各科主任每天都是提前上班,因为他的病房对面就是骨科二病区主任王胜利的办公室,每天早上七时多一点,王胜利就会出现在病房,询问王教授病情,然后开始他一天的工作。
生病住院本是一件不幸的事情,但王教授以他教育者豁达的人生观,反而遇见了生命中别样的美好。一附院人“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给他留下了太多的感动和美好瞬间。而他的和蔼可亲和平易近人也像春天的阳光一般滋润着年轻人的心田。
茫茫人海中
遇见也是一种有缘
感恩有缘
能在最合适的时候遇见最好的你们!
感恩
珍惜
感谢生命中美好的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