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至2005年,我在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读研究生。宋应离教授是当时的研究生导师之一。当时已年逾古稀的他,正在策划一套丛书《中国现当代著名编辑家研究资料》,他选了现当代50名著名编辑家作为研究对象,给我们每人分一位编辑家去研究。
宋老师让我研究曾任天津日报文艺周刊编辑的著名作家孙犁的编辑思想。通过研究,我知道了孙犁不仅是一位著名作家,而且是一位善于发现新作者、培养新作家的伯乐,著名作家铁凝、韩映山、刘绍棠等,最初都是在天津日报文艺周刊这片苗圃里成长起来的。作家铁凝的一篇小说多次被拒后,对写作失去了信心,她把稿子投到天津日报文艺周刊,没想到很快就发表了,并被选入《小说选刊》,给了她莫大的鼓励和支持。她虚心学习孙犁的作品,能把孙犁的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熟练地背诵下来。刘绍棠中学时写的散文《榆钱饭》在天津日报文艺周刊发表,后来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孙犁先生的文品、人品都令人敬佩。
我是班里第一个完成任务的同学,我把收集到的孙犁的资料和写的论文都交给了宋老师。后来,我的这篇论文在新闻类核心期刊发表了,收集的资料也编入了宋老师的丛书。丛书出版时,我已经毕业,宋老师还给我寄来了稿费。
宋老师给我们上的课是《中国期刊编辑史》。宋老师经常跟学生聊天,聊天过程中,你会发现有很多选题可以去深入研究。后来我写的研究辛亥革命时期女报人的系列论文《裘毓芳与无锡白话报》、《神州女报的两个版本》、《革命前驱 报坛女杰———秋瑾、陈撷芬研究》,都是受到宋老师的启发,文章分别在《新闻爱好者》、《出版史料》上发表。宋老师在期刊研究方面很有名气,期刊编辑甚至直接向我们这些研究生约稿。
宋老师还带着同学们去参观河南大学图书馆的期刊室,这个期刊室里收藏有许多一百多年前的珍贵期刊原件,为我们做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我写的论文《抗战时期<中国妇女>》发表在二级核心期刊《出版发行研究》上。宋老师教给我们的研究方法,让我受益匪浅。
2004年,我在新华社实习期间,《新闻爱好者》的编辑电话约稿,让我写新华社的“新华视点”栏目。后来我写的《国家通讯社新闻改革的尖兵———全面透析“新华视点”》作为“本刊特稿”,发表在《新闻爱好者》的醒目位置,我也赢得了有关领导的点名表扬。
我们那一届,分配导师比较晚,我的毕业论文选题也是宋老师帮我定的。当时我在新华社实习,想研究穆青的新闻思想。我打电话给宋老师说了,同时我还告诉宋老师,我去清华大学听了范敬宜老师的课。范敬宜曾任《经济日报》、《人民日报》总编辑。宋老师立刻决定我研究范敬宜的新闻和编辑思想。因为我还在北京实习,就跟范敬宜联系了。还找到他的两位学生,他们给了我许多有关范敬宜的资料。我也在新华社旁边的书店里买了范敬宜著的《总编辑手记》、《敬宜笔记》。在研究过程中,范敬宜“胸中有大局、眼中出新闻”“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做全天候记者”“新闻要小题大做大题小做”“记者的戏路子要宽”“用飘逸洒脱之笔 论经文纬武之事”等新闻编辑思想,对我的工作帮助很大,使我对新闻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宋老师年轻时曾在党办、宣传部工作过,后来做了河南大学出版社的社长。宋老师说写作是相通的,要多方面锻炼自己,提高写作能力。因为我写文章快,发表的多,宋老师经常在班里表扬我,还以我为例,说学校的校报等都是锻炼人的很好平台。我在校报发表了很多采访学校特聘教授等的新闻报道,每年都荣获河南省校报协会新闻奖一等奖。
我们这个班的十几个同学,跟宋老师接触较多,宋老师教会了我们怎么去收集资料,做研究。我一开始对于写学术论文也是心里没底,但宋老师的鼓励让我有了自信,受益匪浅。
其实宋老师身体很不好,曾做过肠部手术,经常要忍受剧烈的腹痛折磨。但这样一个古稀老人,却一刻不放松自己。他每天要坚持写5000字的文章,而且是手写。他每天都把《光明日报》《中国新闻出版报》《河南日报》等多种报刊看一遍。如果有事情没来得及看,过后一定会补上。他说自己不会用电脑,不会上网,如果不抓紧学习,就会落伍。他这种做学问只争朝夕的精神,让我们感动。
如今,宋老师已经八十多岁,他八十岁生日时举办了生日庆典。在河南工作的一些同学都赶去祝贺。宋老师不会上网,我的另一位导师张如法老师把宋老师的照片传到了网上。让我们远在外地的学生,看到宋老师还是那么慈眉善目,精神矍铄,感到由衷的高兴。
真心祝愿宋老师身体健康,为编辑学研究再立新功!
(李九伟 我校校友,曾任本报首席学生记者,现就职于宁波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