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河大新闻网  >>  新闻速递  >> 正文 选择字号【

我校张卫信教授出任国际顶级土壤学期刊SBB编委 为土壤生物研究注入中国智慧

【新闻作者:欧阳华  来自:  已访问: 责任编辑:马洁 】

近日,我校地理科学与工程学部张卫信教授应国际学术期刊 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 (缩写为SBB)主编 Karl Ritz 教授及 Elsevier出版社的书面邀请,担任该期刊编委。

严谨创新,躬耕土壤科学前沿

创刊于1969年的SBB,在半个多世纪的学术耕耘中,早已确立了其土壤科学领域“旗舰”期刊的崇高地位。该刊专注于探究和发挥土壤中微小生命的巨大力量——从土壤生物生态功能到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再到其对全球农林业可持续发展及生态系统服务的基础性调控作用。其严苛的学术标准与前瞻的视野,使其成为中科院分区中无可争议的一区TOP期刊。据最新期刊引证报告显示,SBB影响因子10.3,CiteScore达19.2。

SBB主编Karl Ritz教授在邀请函中写道:Both myself and fellow Chief Editors are convinced that you are well-qualified to play this role. Your scientific credentials are assured, and we think you have a strong appreciation of the ethos of the journal. This ethos is simple - we have a wilful strategy of publishing only highly robust, insightful and novel research in the discipline, via a consummately professional and considered process of editorial handling and peer-review.,充分肯定了张卫信教授的学术素养及其与SBB严谨办刊理念的深度契合。

深耕大地,藉蚯蚓提升土壤健康

张卫信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聚焦于土壤生态系统中看似平凡却举足轻重的“工程师”——蚯蚓。这些默默穿梭于地下的弱小生命,实则是维系土壤健康的“活体枢纽”。蚯蚓不仅仅是研究对象,更是理解土壤——这一地球珍贵“皮肤”健康密码的钥匙。张卫信教授等提出的“碳固存系数”概念及其计算方法,量化了“蚯蚓碳阱”对土壤碳固存的净效应;创建了“土壤CO2-湖”概念,并提出以蚯蚓等土壤生物针对性地调控“土壤CO2-湖”及其相关生态过程,进而发展基于自然的全球变化应对措施。这些成果分别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The Innovation等高质量期刊上。

近年来,中国土壤生物学研究蓬勃发展。从黑土地保护到盐碱地治理,从农田地力提升到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中国“地下工作者”围绕土壤生命及其功能的优秀成果不断涌现,为全球土壤健康与粮食安全贡献了独特的智慧与方案。相信并期待国际土壤生物学界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声音”和“中国贡献”,共同探索土壤生命的奥秘,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录入时间:2025-07-25[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