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10月28日,我校明伦校区六号楼二楼展览厅人流攒动,来自省委党史研究室、省委政研室、郑州大学、国家统计局开封调查队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以及河南日报、河南电视台、大河报、东方今报、开封日报等媒体相继到此参观、采访,反响强烈。
“红烛业——明清师德师风笔墨珍藏展”是我校与光明日报联合举办的百年校庆系列活动,旨在让更多的专家学者、学生了解古代科举的历史渊源,体会先人高尚的师德师风,从而促进社会各界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此次展览共展出2000余件珍贵的笔迹墨宝,主要分为四个部分:旧时学生的课艺作业,旧时教师批改过的课业卷,旧时童试、乡试、会试、殿试试卷和红誊课业卷,旧时科举的有关实物等。
在参观展览后的座谈会上,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郑永福感慨道,如此珍贵的古代科举实物展示,让他们这些研究历史的人感到非常兴奋,他们学习到了课本上没有的科举知识,感受到了书院教师崇高的敬业精神。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汪振军教授表示,我校是科举制度的终结地,这次展览是对古时科举制度和我校历史的真实呈现。通过此次展览,让更多的人了解科举书院的历史、切实体会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一脉相承性,是尤为重要的。
在省委政研室社会处副处长李同昌看来,参观展览的人群之所以如此火爆,很重要的原因是我校采用了实物展览的形式,内容丰富,藏品珍贵,使参观者每一次来都有新的体验和感受。
此次展览举办还吸引了许多高校学生的到来,东南大学一学生就曾留言希望我校能够到外地去交流展览,让更多学子可以通过观看实物感受古时科举制的深厚历史渊源。
我校学子华芳芳在参观过后表示,展览厅为她再现了一段科举制度的历史,让她对中国科举制度有了更深的认识,对中国现代教育制度有了更深的思索。
据我校新闻中心副主任党鸿军介绍,从9月20号开展以来,展览已经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3万余名参观者,人民网、中新网、光明日报、文摘报、河南日报、河南电视台、大河报、东方今报等媒体也分别围绕着展览主题,展开报道,社会反响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