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河大新闻网  >>  新闻速递  >> 正文 选择字号【

《史学月刊》在京顾问编委座谈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

【新闻作者:吕满文 张媛媛  来自:  已访问: 责任编辑:陈钟   】

前不久,《史学月刊》编辑部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在京顾问编委座谈会,总结近年来的编辑部工作,谋划新的发展。《史学月刊》顾问齐世荣、彭明、郭华榕、陈铁键、瞿林东、蒋大椿,编委钱乘旦、虞和平、王子今、阎步克、张国刚、王巍、朱汉国、陈桦、赵世瑜,《光明日报》史学版主编危兆盖等16人出席了会议。

与会学者高度评价了《史学月刊》近年来取得的成绩,并对期刊的未来发展提出了诸多建议。座谈会上,《史学月刊》主编李振宏教授首先汇报了2003—2005年期刊的基本情况。他说,《史学月刊》作为一个专业学术刊物,特别重视论文的学术水平。三年间共发表论文650篇,其中被各类复印、文摘类报刊转载、摘录301篇,复印率46.3%,2005年的复印率更是达到了50%以上。根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图书馆期刊信息检索中心的统计,2005年全国各种复印、文摘类报刊共摘、录《史学月刊》110篇,在2811期刊中排名第11位,列史学类期刊第一名。根据《光明日报》公布的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的复印量排名情况,2005年《史学月刊》被转载82篇,在被复印的2503种期刊中排名第五位,列历史地理类期刊第1名。2005年,《史学月刊》蝉联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选的“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展示了《史学月刊》在国内期刊界的影响和地位。李振宏教授还谈到了《史学月刊》所存在的优质稿件相对紧缺、稿件来源过于集中、影响因子有待于提升等问题,希望顾问编委为编辑部的发展建言献策。

与会顾问编委一致赞扬《史学月刊》几年来的快速发展,认为她已经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全国性历史学专业一级期刊,其学术水平为国内外学术界同行所公认。大家畅所欲言,就如何进一步提高刊物的学术水平、刊物的学术导向、刊物的月刊优势、如何发挥顾问编委的作用、如何组织前沿性原创性的高质量稿件、宏大选题论文要充分放开篇幅、中青年学者的培养、刊物的栏目设置、进一步扩大信息量反映史学研究动态、刊物的装帧设计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顾问编委们一致给予《史学月刊》以高远的期待,希望她作为国内展示史学研究成果的一方重镇,能够为当代中国史学的繁荣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录入时间:2006-12-25[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