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是美好的记忆,这份记忆在逐渐消失吗?我们还会过年吗?”12月13日晚,我校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著名民俗学家高有鹏教授在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三楼报告厅作了一场题为“保卫春节宣言”的报告。
高教授首先阐述了当前世界各民族都在对本民族文化进行抢救。今年韩国人抢先一步,申请了“端午祭”世界文化遗产,对中国产生了极大震动,也暴露了中国传统文化遗产保护现状的尴尬。春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非物质遗产”,在今天“全球化”“城镇化”的新的文化语境下,我们应注重对它的“保护”。
高教授表示,年是我们民族对丰收的纪念,是我们民族情感和生活的特殊标志。春节作为希望的象征,是整顿一年情绪,向美好未来重新出发的最佳时机,应该引发对年和春节的特殊认识。谈到怎样过年,重拾美好回忆,高教授表示,保卫春节并不是要回到以前的特殊日子,而是要自觉地对民族文化尊严进行维护。他呼吁同学们应回家过年,重新“温习”过年的风俗,做到情感与精神的完全回归。
高教授说,过年是对人类情感记忆的特殊纪念。但“欲灭其国,先灭其史”,面对西风盛行,西方文化的日益渗透,我们必须树立传统民族文化意识,从现在做起,从小事作起,保卫春节,保卫传统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