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于日前揭晓。我校中国文学、历史学、经济学、传播学、社会学等5个学科共计7个项目通过评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共获得资助经费44万元。此次申报保持了我校在社科研究方面的稳健发展势头,并在个别学科建设以及中青年科研力量培养上取得了阶段性突破。
在获批的7个项目中,历史文化学院的贾玉英教授是第二次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她此次将带领3个单位的5位专家学者进行题为《唐宋时期国家政治体制变迁与基层社会互动关系》的研究。该课题将在充分的前期科研基础上进一步推动该领域的发展。
由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杨海军教授主持的《中国广告史研究》是我校首次在该学科获得的国家级项目立项。该课题将按照中国政治制度变革和商业经济发展的两条线索、广泛涉及社会学、历史学、文化学、营销学、传播学、心理学、语言学等诸多学科,力图充实中国古代广告史的许多薄弱环节。
另外,文学院张清民老师的《社会语境与文学理论形态生成》和武新军老师的(《文艺报》1949-1989研究)分别获得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立项。我校特聘教授杜建政老师也整合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和河北师范大学等多处科研力量,获得题为《国民的公正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模型与对策》的科研立项。经济学院的吴腾华和王国印老师则分别获得了应用经济学和理论经济学方面的科研立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主要资助一些在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问题为主攻方向的科研基础上,提倡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的基础研究和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应用研究。我校历来重视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发展,所以这方面的发展实力一直居于我省前列,为了提高申报质量,学校领导亲自主持召开申报动员会,科研处也对拟申报的每个项目组织专家论证会,对申请书的内容进行充实和完善,力求尽善尽美。
有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资助。所获立项的各课题研究将在项目负责人的带领下全面铺开。按预定规划,最迟将在2008年以前全部完成结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