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第二批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考察评审组一行7人对我校“河南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等6个重点研究基地进行考察、评审。
评审会于4月5日上午在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三楼报告厅举行,考察评审组在此听取我校待审议的6个重点研究基地的论证报告,有关人员进行了答辩。我校党政领导张秉义、关爱和、卢克平、赵国祥等同志出席会议,相关基地及各院负责人与会。副校长卢克平致辞,他对造访我校的各位专家和领导表示热烈欢迎,他说,河南大学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学术积淀,尤其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研究方面,形成了底蕴扎实深厚、学风朴实严谨的鲜明特色,我校有决心在此基础上,在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把六个基地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上有影响的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育厅社政处副处长姜楠及专家出席了会议。
校长关爱和向专家组做基地申请报告。他首先代表校党委、校行政向各位专家领导表示热烈欢迎。在报告中,关爱和同志对这次进入评审考察的6个重点研究基地概况进行了介绍,他谈到,这6个基地都依托于我校人文科学方面有着显著特色和学术优势的学科,其研究领域、学术方向及课题内容对于我省乃至我国经济社会与文化的发展和建设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同时,这些重点研究基地都有厚重的学科建树,产生了如范文澜、邓拓、陈梓北等蜚声中外的学术大家;相关学科继承传统,建立了一支以中青年学者为主、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术研究队伍;近年来我校在各基地筹建过程中,也注重学习和借鉴国内运行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经验。关爱和同志表示,这些条件使我校有信心建设好“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等6个重点研究基地。
随后,我校 “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等6个重点研究基地的负责人做申请论证报告,有关人员进行了答辩。4月6日,专家组在副校长赵国祥教授的陪同下,对我校明伦、金明两校区的机构实施、基地软硬件建设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并提出宝贵的指导意见。
河南省教育厅从2003年开始实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河南大学作为一所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面具有优良传统的学校,长期以来一直积极参与国家和省重点研究基地的建设。2003年,我校申报的3个重点研究基地全部通过评审,于2004年2月获批成为河南省普通高校首批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其中“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又于2004年11月通过评审成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我校进入评审、考察的6个重点研究基地分别为:“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文艺学研究中心”、“区域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中国古代文学文献学研究中心”、“欠发达地区经济转型与发展研究中心”、和“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