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河大新闻网  >>  新闻速递  >> 正文 选择字号【

出版社召开首届职代会第三次会议 努力打造现代高校出版社

【新闻作者:王四朋   来自:  已访问: 责任编辑:车金锐   】

2004年12月31日下午3时,我校出版社首届职代会第三次会议隆重召开。会议由总编辑马小泉主持,社长王刘纯在会上作了《大学术 大教育 大市场 努力打造现代高校出版社》的工作报告,副社长陈广胜代表工会作了《团结拼搏 开拓进取 为实现我社的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的报告。

2004年,我校出版社共出版图书525种,其中新版图书171种,重印书354种。获第六届全国装帧艺术奖铜奖2个,优秀奖4个,河南省优秀图书二等奖一项,河南省优秀装帧设计奖二项。发行码洋1.26亿元,销售收入5300万元,比上年增长31%。实现净利润约1200万元,比上年增长20%。总资产达到9300万元。

上述数字说明,在国家实施“减负”、“一费制”政策调整,对教辅发行产生较大冲击的情况下,我校出版社的发行工作仍然保持了超过预期的增长幅度。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我校出版社先进的出版理念,准确的市场定位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是分不开的。

2004年,我校出版社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针,不断深化出版改革,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的精神,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加强出版队伍建设,坚持出版导向,服务社会大局,确立为河南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和为高等教育服务的宗旨,突出“大学术、大教育、大市场”的出版理念,坚持“在改革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突破,在突破中求发展”的工作思路,面对日益激烈的出版竞争和不断变化的市场风云,与时俱进,适时调整,抓准机遇,应对挑战。依托河南高校优势学科和河南大学学术积淀丰厚的优势,积极整合优化出版资源,打造学术精品,服务教育事业,调整图书出版的品种结构,实施学术精品文化市场带动战略,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出版社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以学术出版创品牌,以基础教育出版打基础,构建我校出版社新的发展框架。

为了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4年度组织出版了《邓小平理论教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读本》等图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依托我校人文社科学科资源的优势,积极实施学术精品带动市场战略,出版了《宋代研究丛书》(4种 )、《文艺风云书系》(4种)、《中国古版画丛书》(7种11册)、《二十世纪学术思潮文档》(4种)、《回望周作人书系》(9种)、《英语博士文库》(5种),这些高品位人文社科类学术著作的出版,体现了我校出版社的较高学术文化内涵,有力地推动了高校学科建设,在学术出版上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和特色。

为了更好地为我校的学科建设和学位点申报做出贡献,我校出版社利用学术出版基金的支持,出版了《河南大学学人文库》和一批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学术专著。其中《师陀全集》(8卷)、《于赓虞诗文辑存》(上下)、《任访秋先生纪念集》、《马佩文集》等均代表了河南大学学人的学术水平。随着不断的出版积累,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学术著作群体。另外,为配合校学科建设和学位点申报工作,我校出版社还出版了《文学研究:理论方法与实践》、《英语方言汉语初探》、《形而上的困惑与追问》等。

在展示河南厚重的历史文化,挖掘河南优秀的文化遗产方面,我校出版社出版了《南阳曲艺作品全集》、《董作宾与甲骨学研究》、《开封旅游文化丛书》等。其中《南阳曲艺作品全集》出版后,被专家称为是对“重要文化遗产和民间艺术的保护”的一项重大措施,填补了中原文化宝库中的一项空白。

出版社坚持以基础教育出版打好经济基础,加强教材教辅的质量管理,开展多种方式的合作。

由于我校出版社的基础教育类教材、教辅出版已具一定规模,质量是其赖以生存的关键。因此,我校出版社一手抓质量,一手抓规模,以质量带规模,以规模促质量。跟踪教改,不断开发新的品种,目前,已争取到了《河南法制教育读本》初、高中教材(二册)的出版权。并且开展多种形式、多渠道的合作,在校本教材、作业、地区性教辅开发、教师培训等方向广开门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据初步统计,此类型的合作总码洋达2600余万元,创利润近400万元。

出版社确定了发展的整体框架,建立了“以开封本部学术专著、高校教材出版为基地,以大河大图书公司的市场型图书出版扩大市场影响,以河南基础教育期刊社的基础教育期刊出版为基础,以北京办事处组织学术精品,高校教材选题为辅助的发展格局。

今年6月份,我校出版社与河南报业集团、大河报社联合投资300万元成立了“大河大图文传播有限公司”,主要出版“大河”品牌的市场型图书。二是走期刊集约化经营的路子,整合我校的基础教育类期刊资源,把《中学英语园地》、《中学政史地》两个期刊进行整合,与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河南省邮政总局联合组建了“河南省基础教育期刊社”,共同投资600万元,打造河南省教育期刊著名品牌,与外省同类期刊进行竞争,逐步扩大本省乃至全国的市场份额。

到目前为止,已基本形成了以本部学术专著、高校教材出版为基地,以大河大图文传播有限公司的市场型图书出版扩大市场影响,以河南基础教育期刊社的基础教育期刊出版为基础、以北京办事处组织学术精品、高校教材选题为辅助的发展新格局。

细化管理制度,强化执行力度,建立科学、有效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

我校出版社针对过去在建章立制及执行方面的薄弱环节,通过实践发现问题,堵塞漏洞,通过节约成本,降低消耗,增加效益。首先,我校出版社于2004年初成立了生产资料及办公用品招标采购小组,由使用单位、财务部、事业部等三个以上相关部门组成,提高了财务“出口”的透明度,其次,对印刷工价进行了一次较大幅度调整,通过对全国出版印刷市场的考察和了解,结合我省情况,对执行的印刷工价进行分项调低,有效地降低了印刷成本,相对冲抵了因发行费用提高而产生的负面影响。第三,对汽车用油进行了单车里程核算,对业务往来宴请、稿酬领取、发行奖励等都进行了规范,使行政管理的各个环节都尽可能地做到有章可循,务实高效。第四,在顺河区检察院驻社检察室的指导、建议下,针对营销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和债务纠纷进行了清理,既解决了部分旧问题,又对全社涉及经济往来的诸多环节和管理办法进行了规范,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同时,加大了打假打非维护我社合法权益的力度,全年处理假冒盗版案件4起,挽回经济损失130余万元。

加强人员结构调整,培养后备人才,建立了一支适应现代市场需要的出版队伍。

现代出版业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调整图书结构的根本问题是调整人才结构。我校出版社建社多年来,人员结构相对稳定,从规模和人员数量、结构上看,是合理的,但从发展的角度,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看,适当引进一批有一定专业水平、知识层次、年龄合理的人员充实编辑、发行队伍,以逐渐解决编发力量与发展规模之间的矛盾,从而在原创性、市场性选题的策划与开发上走上正常的轨道。

2004年9月,经校党委、校行政的批准,在党委组织部的指导下,面向全校公开招聘副社级管理人员,经过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社领导班子新增补了两名成员。从年龄结构、选拔方式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规范,在落实“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管理原则方面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努力提高图书质量。

自从我校出版社提出质量是第一生命线,教材、教辅出版是“良心事业”,全面开展质检。无论出版哪一种图书,都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从书稿质量、编校、装帧、印制、验收入库等各个环节切实把关,决不出一本不合格图书。

工作在艰难困境中顽强开拓,成效显著。

04年,因政策调整和市场因素的影响,教辅图书的发行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面对严峻的形势,营销部一方面要调整图书结构,扩大本版书的发行,另一方面还要确保教辅图书的发行额,并有了较大的突破。为了适应这种形势,成立外省营销部,充实营销人员,调整外省营销策略,初步形成了全国图书销售网络,发行码洋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录入时间:2005-01-03[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