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河大新闻网  >>  新闻速递  >> 正文 选择字号【

造纸黑液变废为宝 造纸污染有望根治

【新闻作者:周大鹏   来自:本站原创  来自:  已访问: 责任编辑:车金锐   】

  一项世界级的科研成果——造纸黑液资源化新技术要转化为生产力了。3月3日上午,河南大学与武汉新兴钢筋连接技术有限公司、武汉晨鸣汉阳纸业有限公司举行了《造纸黑液碱回收中直接生产沉淀碳酸钙新技术》合作签约仪式。签字仪式结束后,中国造纸学会碱草委员会主任王鸿文老先生激动地说:“如果全国用碱法制浆造纸的企业都使用河南大学这项技术,按目前的需求量,每年能给国家带来10个亿的直接经济效益。”

  副校长卢克平教授参加了签字仪式并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对新技术的预期效果充满信心,称三方合作丰富了河大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模式。河南大学科研处处长张保国教授、武汉新兴钢筋连接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方佛希先生、武汉晨鸣汉阳纸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世昌先生分别代表三方在合同书上签字,来自中国造纸学会的专家及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河南电视台、河南日报等新闻媒体的记者参加了此次签字仪式。河南大学科研处副处长苗长虹教授主持了签字仪式。

  我国是世界造纸大国,与其他国家采用木浆不同,我国主要采用草浆造纸,造纸黑液的污染是造成我国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治理造纸黑液污染的根本途径是碱回收。在传统的碱法造纸制浆工艺中,一方面在黑液中碱的回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渣——白泥,需要投入巨资对白泥污染进行处理;另一方面在抄纸工段则需要使用大量碳酸钙,生产高档纸还必须用价格高昂的进口碳酸钙。针对这一技术难题,我校化学化工学院董学芝教授带领造纸黑液污染治理技术研究课题组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研究出造纸黑液资源化新技术。该项技术不仅彻底消除了黑液污染,而且将造纸黑液转化成造纸必需的两种重要化工原料——烧碱和优质沉淀碳酸钙。中国造纸学会碱回收专业委员会主任张道沛先生称,造纸黑液资源化新技术是对中国造纸业的一大贡献,符合循环经济的规律,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此次三方签署的技术合作合同为专利普通实施许可,知识产权仍归我校所有。武汉新兴钢筋连接技术公司投资300万元,占总资产的50%,我校以技术入股,占总资产的30%,武汉晨鸣汉阳纸业公司占20%。对于采用该技术后的新增经济效益,我校和武汉新兴钢连公司、武汉晨鸣汉阳纸业公司按合同约定比例分成。

  “造纸黑液碱回收中直接生产沉淀碳酸钙新技术”合作签约仪式的胜利举行标志着我校向研究教学型大学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为我校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开辟了新的市场和思路。

录入时间:2004-03-05[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