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河大新闻网  >>  新闻速递  >> 正文 选择字号【

“教工沙龙”首开议题:师德建设

【新闻作者:工会   来自:本站原创  来自:  已访问: 责任编辑:admin   】


继10月14日“弘扬高尚师德”报告会之后,10月15日下午,校工会组织的“教工沙龙”在教职工活动中心第一次举行,而中心议题就是“关于师德建设”,这是“弘扬高尚师德系列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应邀参加这次沙龙的大都是长期工作在教学一线的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三育人”先进个人、“十佳教工”、教务部门负责同志、研究道德教育的学者、教代会职工教育委员会成员等,校工会主席袁顺友及几位副主席和大家一起参加了讨论。大家一边品尝咖啡、果汁,一边就师德建设的各个方面发表看法,气氛轻松温馨,论者畅所欲言。
下边就每个发言者的主要观点摘登如下:
袁顺友:
校工会把以师德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素质工程”作为三个工程之一推出,正符合了十六大精神和中国工会十四大精神,也是工会履行“教育”职能的体现。但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长期的逐步深入的不懈努力,同时更需要多个职能部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方见成效。基于此,校工会考虑要通过三个阶段来实施,即讲师德——树师风——重育人,达到造舆论——塑自身——育新人的目的,以此由虚到实,通过一系列工作确实提高我们教师队伍的思想道德水平,进而提高育人水平。校工会将在党委领导下积极作好配合工作,切实实施好这个工程。
王北生:
  工会工作深入到师德建设中来,品位越来越高。师德建设非常重要,一位好教师,应有四个层次的内涵:为人师表、乐于奉献、勇于创新、积极改革。教务部门将通过“名师工程”、“精品课程”来促进激励、提高教师水平。
李文山:
师德建设要突出抓“三育人”,教书、管理、服务都要落脚在育人上。学校一方面抓高精尖人才,一方面还要重视大量的默默无闻耕耘在一线的普通教师。“全员评教”很好,建议把评教结果和评职晋级联系起来,让其发挥激励作用。
丁英俊:
教师的职责是把学生培养成有用之才,一靠知识,二靠品德,德高方为师。抓教师队伍建设,既重学历,还要重踏踏实实在讲坛上耕耘。扩大队伍规模的同时还要搞好师德,抓好教学质量。
胡金环:
  教师的品德应先于学生,好于学生,成为典范。当一名好教师,无论学历高低,必须要有高尚师德,无高尚师德,无心教书,不能为人师表,教书也不育人,自己做不到的就无法要求学生做到。因此,学校及教学单位抓师德建设势在必行。工会抓师德是为河大育人质量着想,是抓在了点子上。
程 凯:
师德是教师的道德规范,应集中体现在“三育人”方面,一要严格要求,指导学生完成学业;二要尊重、爱护、关心学生的生存、成长,既作良师又做益友。青年教师要继承老教师优良传统,既教书又育人。
马树功:
师德的表现,最重要的是政治素质,在课堂上公开宣扬西方资本主义好、我们的社会主义不好的决不是好教师;道德品质败坏、勾心斗角、做人不正派的决不可能教出好学生。社会主义的大学应培养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而不是掘墓人。因此抓师德建设,应首先要求教师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马进举:
教师具有高尚的道德应是最基本的条件,一是教师凭良心育人,二要启发教师作好“德高”、“学高”、“身正”的自觉性。应该用优秀的传统道德教育青年教师。爱校教育也很重要,建议学校是否针对在河大工作的工令进行奖励。
胡山林:
大学教师首先要有一个非常明确清醒的意识:大学教师必须要有很高的道德修养。对师德的培养要良心加制度,就是自觉加强制。 师德不仅表现在课堂上,更要体现在课堂外,比如“导师制”,学生非常需要。建议评教内容扩大到课堂外,形式也可更丰富,有院系在学生毕业时选出四年来自己最喜欢的老师,可以推广。同时,全员评教的结果可以公布,好的应表彰,让它成为激励教师的一种动力。
韩爱萍:
  抓师德,制度建设很重要,激励机制很重要。教师应言必行,行必果,身教加言教,应有规范,作到的怎样,作不到的怎样,要有制度。学生很需要与教师交流,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联系,建议建立切实可行的导师制,只有了解学生,关心学生思想状况,才能教有成效。
孙青艾:
  听了大家的发言,觉得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共同的认识:一、高尚的道德是教师诸多素质中的核心素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必须高度重视师德建设。二、抓好师德建设,必须领导重视,学校有关部门要齐抓共管协调配合,基层单位也要抓好,重养成、重培育,在全校上下营造一种浓郁的讲师德、重师风的氛围和风气。三、发挥制度的杠杆作用和政策的导向作用,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奖励那些不管头上有没有什么光环但却踏踏实实耕耘在讲坛又深受学生欢迎的普通教师。师德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希望今后继续关注并共同努力。
  另外,“教工沙龙”作为教职工探讨问题的一种形式,校工会将在校党委的指导下继续举办下去,希望广大教工积极参加。

录入时间:2003-10-21[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