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近发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民族文化保护工作,启动以《中华大典》编纂出版为代表的国家重大出版工程。经过严格的申请、论证和审批程序,我校出版社获准承担《中华大典》的子项目《农业典》的出版任务。
《中华大典》是以现代科学分类方法编纂出版的一部大型古籍文献类书,所收资料起自先秦,止于清末,预计节录古籍两万多种,八亿多字,按学科分为哲学、宗教、政治、军事、经济、法律、文学、艺术、农业、水利等20多个典。该书的编纂出版,不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文化建设工程,而且在整个中华民族文化史上也是罕见的盛举,对于全面整理汉字古籍,抢救、保存、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中华大典》编纂出版工作高度重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和期望。《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将其列为国家重大出版工程项目,国家财政投资两个亿作为专项资金。我校出版社在全国500多家出版社中,被遴选为承担出版任务的20余家出版社之一,河南省也仅有我校出版社一家承担此任。作为一家地方高校出版社,能够在国家文化建设层面上争取到参与编纂出版《中华大典》的机会,这既是对出版社编辑水平、图书质量和综合出版能力的认可,也是对河南大学在古籍文献整理方面深厚学术实力的信任。
今年5月,我校出版社总编辑马小泉同志与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中华大典办公室主任于永湛同志正式签订了《中华大典•农业典》出版协议书。后经联络筹划,协助中华大典办公室组建了以著名经济史学家、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李根蟠先生为主编的农业典编纂委员会。7月下旬,我校出版社与中华大典办公室、农业典编委会正式签订编纂出版三方协议书,该典的编纂出版工作正式启动。
我国是农业大国,有关农业的文献资料十分丰富,其来源遍及经、史、子、集,其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从篇幅上还是从编纂难度上,《农业典》都堪称大典中的“大”典。《农业典》下设综合、粮食作物、农具仓储、渔业、水利等11个分典,总字数4500万,计划2010年年底出齐。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国家将划拨专项经费共900万元,现在第一批经费已经划拨到位。
我们相信,在校党委、校行政的领导和支持下,全体参编人员定会不辱使命,为国奉献,圆满完成此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为重现河南大学百年名校风采写下浓重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