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16日,应我校历史文化学院之邀,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所长郑炳林、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邓小南在我校科技馆二楼报告厅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历史文化学院院长苗书梅主持。
在“敦煌的历史和敦煌学”的报告中,郑炳林教授以敦煌的地理地貌、历史地位为切入点,总结了敦煌历史及敦煌在中外文化交流上所发挥的关键作用。他说,敦煌文献在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语言学和音韵学、科技与宗教以及中国民俗的研究中都具有十分宝贵的价值。郑炳林教授在诠释敦煌文化内涵时,提出“敦煌文化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并定论敦煌学在21世纪仍将为“学术新潮流”。
邓小南教授围绕“出土资料与唐宋女性研究”的主题,简要分析了“材料”与“议题”的关系,指出“将边缘化材料纳入研究范围对于提出新议题、产生新认识具有重要意义”。之后她介绍了出土资料的基本类型,并引用中外著作、历史文献等多种资料系统讲述了唐宋女性的社交、宗教及家庭生活状况。邓小南教授通过列举“门户内外”与“妇人启门”的典型个案,透析了唐宋社会发展状况对墓志形式的深刻影响。
据悉,11月17日下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马萧林还将在历史文化学院三楼报告厅带来“大型建筑、中心聚落与社会整合——仰韶文化中心聚落的出现与演变”的讲座,为我校师生解读仰韶文化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