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河大新闻网  >>  新闻速递  >> 正文 选择字号【

生命科学学院邀请两位专家做学术讲座

【新闻作者:李怡静 张文雅   来自:原创  来自:  已访问: 责任编辑:陈钟   】

2010年3月27、28日上午,应我校生命科学学院之邀,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工程师廖成章,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叶永忠分别在生命科学学院B101和B201报告厅作了“人工林对生态系统碳库的影响”和“陆地生态系统——大样地研究”的报告。报告会由院长尚富德主持。

27日,廖成章结合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碳”议题及前人研究的11个实例,介绍了“人工林取代天然林对生态碳库的影响”的研究背景。他说,人工林对固定二氧化碳有一定的作用,但鉴于其产生的生态及环境问题,人们对于人工林缓解气候变化的措施持质疑态度。廖成章对比前人研究成果的差异,提出了将日益增多的实验案例进行整合分析,以量化天然林及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库差异程度的研究方法。在谈到研究成果时,廖成章提出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库的储碳量比天然林低28%,继而解释了人工林生态系统退化机制。

28日,叶永忠围绕“陆地生态系统——大样地研究”这一主题,简单介绍了国外大样地的建设状况及成果。针对我国大样地的建设状况,他分别从面积、地理位置、植物种类等方面作了详细介绍。叶永忠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细致的讲述了森林物种检测技术。他说,固定大样地的建设、种子雨动态调查、幼苗动态的研究、枯落物动态的研究、卫星样地的建设等检测技术是最主要的物种检测技术。叶永忠结合自己在宝天曼样地的工作情况,阐述样地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2010年的工作计划。

廖成章,福建农林大学硕士,复旦大学博士,工作于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湿野检测中心,同时为SCI刊物Global Change Biology与Hydrobiologia杂志审稿专家。曾参加第3届世界生态峰会,生态系统碳平衡和碳循环国际会议,并做了学术报告,为第91届美国生态学年会做学术研究简报。

叶永忠,现任河南农业大学植物科学系教授、系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河南省重点学科――植物学学科第一学术带头人,兼任中国植物学会理事、河南省植物学会理事长、河南省生态学会副理事长、《河南科学》编委、全国医学教育学会药学教育研究会理事等职,长期从事植物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录入时间:2010-03-29[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