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由土木建筑学院黄河学者张承志教授主持完成的“矿物掺合料抑制碱-集料反应膨胀有效性的研究与应用”和“水泥基材料干缩变形性能的研究与应用”两个项目鉴定会在土木建筑学院二楼会议室举行。
科技厅成果处刘彦宾副处长和教育厅科研外事处张水潮副处长参加了鉴定会,并聘请北京建材研究院王肇嘉院长任鉴定委员会主任。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这两个项目属于原始创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矿物掺合料抑制碱-集料反应膨胀有效性的研究中,项目组成员在70℃的条件下进行了长达254天的试验,完善了矿物掺合料对碱-集料反应的作用机理,其中延缓作用的发现,对合理判别矿物掺合料对碱—集料反应的作用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试验将矿物掺合料对碱-集料反应膨胀的作用与体系中的Ca(OH)
2联系起来进行微观分析,综合考虑了体系中的火山灰反应和碱-集料反应,科学地解释了矿物掺合料与碱集料反应的联系。
对水泥基材料干缩变形性能的研究中,项目组成员将干缩变形与失水结合起来研究硬化水泥石在干燥环境下的行为,发现粉煤灰、胶粉、保水剂等对这两者影响的不一致性。研究完善了对硬化水泥石后期质量增加的认识,同时,通过对比研究发现胶粉和纤维素醚两类有机化合物对硬化水泥石干缩的不同影响,对商品砂浆的配制和应用具有指导作用。
专家建议课题组对两个项目进一步完善,土木建筑学院将予以大力扶持,争取早日实现产业化,为社会经济发展多作贡献。
土木建筑学院近年来发展很快,学院对科研高度重视,不断加大对科研投入,购置一批先进科研设备,制订严谨的科研管理办法,实施了有效科研奖励措施,极大调动了广大教师科研积极性,学院科研整体水平跃上了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