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6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在博文楼三楼学术报告厅召开2007年度项目进展汇报会,对中心承担的部分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招标课题和中心设立的开放课题的进展情况进行了汇报,中心全体专兼职研究人员和相关研究领域的师生参加。汇报会由中心执行主任苗长虹教授主持。
首先,苗长虹教授对中心2005-2007年度承担的项目整体情况进行了概述,并对项目汇报要求做了解释说明。汇报会以项目研究专题的形式进行汇报,旨在检查监督和讨论交流并举,利用中心的学术平台,加强中心学术交流,增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中心每年将定期举行这样的汇报会。
贾玉英教授就其主持的“唐宋时期全国哲学政治体制变迁与基层社会互动关系研究”、王国印教授就其主持的“统筹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路径与机制:科技进步及其非对称性的消除”,程民生教授就其主持的“宋代物价研究”、黄正林教授就其主持的“近代黄河上游区域农村社会经济变迁研究”、苗长虹教授就其主持的“基于技术学习和自生能力的中部崛起理论与对策研究”、于金富教授就其主持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生产方式理论创新研究”和李恒博士就其主持的“外资与产业集群共同作用下的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与对策研究”等7项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汇报了进展情况和中期研究成果。
苗长虹教授就其主持的“关中、中原和山东半岛三城市群形成发展机制的比较研究”,耿明斋教授就其主持的“黄河下游农区工业化与社会转型路径研究”,牛建强教授就其主持的“明清以来河南基层社会转型研究”等3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招标课题,张纯成教授就其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生态环境变迁与黄河文明影响研究”做了汇报。
秦耀辰教授汇报了“‘世界遗产’的人地关系分析”,丁圣彦教授汇报了“黄河下游地区农业景观格局和过程的驱动力及生态效应研究”,宋丙涛博士汇报了“黄河农耕文明繁荣与衰落的公共经济学分析”等研究课题。
汇报会上涉及了历史、经济、地理和哲学等不同学科,各位研究人员从不同学科、不同研究领域对中心的两大研究主题黄河文明和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多视角的诠释,对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交流,进一步凝练了中心的研究主题。
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2005-2007年度共承担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7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招标课题8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项,中心设立的年度开放课题重点项目共1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