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上午10点20分,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妇产科病区。这是手术后痊愈即将出院的一刻,陈程氏老人在病房里等待办理出院手续,她气色和精神非常好。而在手术前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因为体内的巨大肿瘤,陈程氏每天至少要在床上躺20小时。
“多亏了专家们的鼓励和尽心治疗。”老人对参与手术的专家——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杨少琴、马艳秋主任医师说,是你们态度诚恳的沟通才坚定了我要手术的决心。
家住尉氏农村的陈程氏今年82岁了,2003年的时候她在医院做B超检查,发现肚子里长了个肿块,当时她已经78岁了,她因惧怕,准备不做手术。 可这几年老人的肚子越来越大,大得她重心后移,站不稳,坐不好,折磨得老人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得躺在床上,曾一度产生轻生的念头。10月22日送到淮河医院检查时,医生发现陈程氏体内的肿瘤已占据了整个腹腔,盆腔、腹腔全都隆起,腹壁菲薄,心脏移位。后来手术吸出2万多毫升液体,重量有20多公斤,术后老人的体重由62公斤减至不足40公斤。
陈程氏年事已高,身体机能及主要脏器功能减退,而且巨大肿瘤折磨的她身体极度虚弱,术中如果腹压骤降,极有可能发生循环衰竭,心跳骤停。为了老人,淮河医院的多位专家多次跟老人沟通,增加老人生存的信心,10月26日,专家们冒着巨大的风险,采用小切口进行精心手术。术中参与手术的医务人员都绷紧了神经,他们一面注视着监护仪上生命体征的变化,一面严格控制着放液的速度,术中老人血压骤降,手术曾一度中断。经补液升压待血压稳定后,手术继续进行。经过4个多小时的紧张手术,手术终告成功完成。
“手术的成功也多亏了病人家属的理解和信任,在医患关系紧张的今天,是病人家属打消了我们担当风险的疑虑”,杨少琴、马艳秋两位主任医师如是说。在手术前的医患沟通记录上,患方意见一栏,老人的家属认真地签下:“知道病情,请求手术,无怨无悔”12个字,所有的医护人员对家属的理解与信任都非常感动。
专家们对这样一台手术尤其重视。动手术之前全院十几个主任来给老人会诊,一次又一次地分析手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术后为防止循环衰竭,医务人员为老人还特制了加压腹带,精心制定了饮食方案,使老人得以顺利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