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号上午,在我校金明校区新行政楼二楼报告厅内,当宋纯鹏副校长向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所长黄璐琦博士颁发兼职教授聘任证书时,全场顿时掌声雷动。
宋纯鹏同志在致词中说,黄璐琦博士创造性地将现代化学、生物学、环境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领域中的新理论和方法应用于中药研究中,取得了突出成就。他作为兼职教授加盟河南大学,将促进我校相关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和优势互补,并为双方进一步在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的合作打下了基础。
黄璐琦博士为在场师生作了一场题为“分子生药学研究进展”的报告,化学化工学院院长崔元臣主持了报告会。
黄博士首先对“分子生药学”的起源、理论内容及研究进展作了简单介绍,根据其对栝楼属植物和中国白芷的研究,详述了分子生药学研究方法在“药用植物的分子系统学”、“生物鉴定的分子标记研究” 以及在“珍稀濒危中药资源保护”等方面的意义和应用。他还结合自己从事科学研究的切身体验,向在座的博士、硕士研究生提出了中肯的建议:科学研究要创新,选题至关重要,我国中医、中药最富有积淀,是最具有原始创新可能的研究领域。近来国际上已有一些在医学、生物学、化学等领域取得突出成绩的学者将研究对象转向中医中药领域中。河南大学毗邻四大怀药(地黄、山药、菊花、牛膝)生产地——焦作,在研究方面具有地缘优势,而我国在该方面的研究相对薄弱,是很有意义的研究课题。
报告会后,黄博士及同行的梁日欣博士、郭兰萍博士等同在场师生就“单碱基变异检测”、“道地药材遗传与环境相关性”、“中药药理研究中的实验模型”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黄璐琦博士1968年3月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所长,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中药)合作中心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中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生态学会中药资源生态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系统复杂性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中药杂志》、《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等杂志副主编,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中央国家机关青年联合会、北京市青年联合会委员.主要从事中药资源和分子生药学研究。1995年,首先提出“分子生药学"这一新学科的设想,并编著了专著《分子生药学》。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级和部局级课题30余项,在国内外一级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著作4部,被科技部任命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曾获首届“中国中医药十大杰出青年”、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央国家机关“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