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河大新闻网  >>  新闻速递  >> 正文 选择字号【

樊祖荫教授详解“中国多声部民歌”

【新闻作者:张媛媛   来自:本站原创  来自:  已访问: 责任编辑:陈钟   】

12月24日、25日,应我校艺术学院之邀,原中国音乐学院院长、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会长、中国传统音乐学会副会长、《中国音乐》主编樊祖荫教授在音乐厅为我校师生作了两场题为“中国多声部民歌研究”的学术报告。

24日的报告会上,樊祖荫教授首先介绍了多声部民歌的发现及分布。他指出,中国多声部音乐很丰富,但并未形成系统的体系。多声部民歌多分布在少数民族聚集区,相对来说,河南的多声部音乐较少。之后,樊祖荫教授还讲解了我国多声部民歌的基本特征,并结合具体的民歌实例进行了解析。

25日的报告会上,樊祖荫教授从原始社会无旋律、无调式的大混唱谈起,结合自己丰富的采风经历介绍了多声部民歌的产生与发展。通过对我国少数民族婚恋歌在不同婚姻发展阶段特色的描述,阐明了大混唱要升华为艺术需要具备: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民族文化意识和民族审美意识的提高这四个条件。最后,就多声部民歌的流传与消亡问题,他强调,多声部民歌正面临消亡快这一严峻现状,作为不可再生的宝贵文化财富,多声部民歌亟待政府与相关学界的大力保护。

录入时间:2006-12-26[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