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河大新闻网  >>  新闻速递  >> 正文 选择字号【

中科院院士孙钧教授分析“工程结构耐久性”

【新闻作者:林帅华   来自:本站原创  来自:  已访问: 责任编辑:刘春霞   】


11月1日下午,应我校土木建筑学院之邀,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博士生导师孙钧教授在该院二楼会议室作了一场题为“工程结构耐久性/服务寿命设计预测研究”的报告会。报告会由土木建筑学院院长鲍鹏主持。

孙钧院士以厦门翔安海底隧道为例,首先介绍了海底隧道耐久性设计的特点以及进行工程耐久性研究的必要性,指出建设前要科学地定量估计工程的使用年限并提前采取防范措施。接着,孙院士从海底隧道衬砌结构耐久性的影响因素、损伤机理等方面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重点介绍了耐久性服务寿命的理论预测程序。随后,他介绍了自己的海底隧道衬砌结构耐久性试验研究的基本构思、试验步骤等,总结并强调了适当增加砼保护层措施、沿衬砌结构表面敷设防腐涂层等提高隧道结构耐久性的工程措施。最后,孙钧院士提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氯离子在混凝土内扩散系数及其随时间衰减的规律等若干问题,并与在场师生就有关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详细解答了大家的疑问。

孙钧教授是我国首批博士生导师,现为同济大学地下工程系和岩土工程研究所教授,校外学术兼职主要有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副主席、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和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等,是国内外岩土与地下结构学科领域的知名学者和专家。他长期从事隧道与地下工程结构研究,在岩土流变力学、机构粘弹塑性理论和防护工程抗爆动力学等学科领域有深厚学术造诣,早在60年代初,建立了新的学科分支----地下结构工程力学。撰述有《地下结构》、《地下工程设计理论与实践》等学术专著5部,论文160余篇。

录入时间:2006-11-02[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