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不仅为自身存在,而且也为精神存在;哲学家不仅为同时代的人工作,也为子孙后代工作。” 5月23日晚,应我校哲学与公共管理之邀,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汪堂家教授在科技馆二楼报告厅对“十七世纪的形而上学”这一课题做了探讨。报告会由哲管院副院长吕世荣主持。
报告会中,汪教授结合莱布尼茨和笛卡尔等哲学家的思想理,对17世纪形而上学的演化过程及对后世的总体影响进行了全面介绍,指出17世纪的形而上学是“一本打开了的百科全书”。对于17世纪的形而上学被后世评为概念史和命题史、论辩史和批评史、方法史以及问题史的原因,汪教授也作了深入浅出的分析。他强调,只有通往“善”的知识才是有效的;进行学术活动时要学会相互尊重;从事哲学研究时要重视方法;提出问题时要从事物的根源出发,用问题引发思考。他还呼吁大家用当代的眼光去看待形而上学,用文、史、哲传承中华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