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博导张康之教授分别于6月8、9、10日在我校科技馆二楼报告厅作了三场关于公共管理的报告。
8日,张教授谈了“当前社会转型中的公共管理”问题。他阐述了当前社会的发展方向应趋向“德治社会”和“人治社会”。张教授还介绍了当前行政机构改革的一些成果,包括行政主体一元化被打破,治理主体呈多元化发展;公共管理由官本位转向民本位;行政改革开始由个体利益中心主义逐步转向公共利益中心主义。
9日,张教授阐释了 “当前中国政府应考虑的十个策略”,他从意识形态、制度、经济、文化、组织、社会结构等十个方面谈了自己的策略观点。并指出,当前中国以“斗”为核心的意识形态应转向以“合作”为核心的意识形态;政府应提出构建“德治”社会的愿望,考虑以“家园经济体”为导向。
10日,张教授解读了“当前行政学研究中的八个问题”,即行政程序上用灵活取代合理,工具研究中引入价值视角等问题。他阐释了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和公共行政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对“公共行政”这一新语词进行了解释,提出社会转型期的”复杂性”问题,并对当今社会的腐败问题进行实质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