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下午,河大学子享受到了丰富的哲学盛宴。应我校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的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李景源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党委书记丰子义教授、南京大学副校长张一兵教授在科技馆二楼报告厅奉献了一场丰富的学术报告套餐。哲管院副院长吕世荣教授主持报告会并做精彩点评。
报告会由李景源教授对“唯物史观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阐述发轫,李教授认为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主流研究方法,但也鼓励对非经典著作的涉猎。他提出,唯物史观与我国重视志史的文化传统的暗合使其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征。李教授还对近代中国思想史上重要人物历史观的变迁做了总结和分析。随后,丰子义教授对“全球化与马克思主义”做了精妙解析。他生动描绘了在利益导向下形成的“全球化的乐观派、悲观派和观望派”,通过借鉴马克思“世界历史是经济发展的内在必然,是资本流动和利润驱动的结果”的经典论断说明了全球化的必然性,是“不可回避的历史潮流”。最后,南京大学的张一兵教授对国内外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进行了比较分析。他认为,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正处于复兴期,并引用法国格里达《马克思的幽灵》中的论断,认为西方现实社会之中仍存有马克思主义的未来。张教授通过对1968年法国“红卫兵运动”、以好莱坞电影为代表的美国文化扩张以及生活消费问题的漫谈,深入浅出地解析深奥的哲学问题。
吕世荣教授在点评中说,三位报告人均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界的著名专家,他们的演讲传递了前沿学者理论创新的动向和突破,有助于使我校同学在更深的层次和更宽的角度上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报告会长达三个小时,尽管理论性很强,仍吸引了数百名本科生、研究生,会场气氛十分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