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应我校艺术学院邀请,国内知名美术史论家,北京大学艺术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凇在艺术学院四楼405多媒体大教室,作了两场专业学术报告,上午的报告是“全国第十届美展获奖作品评析”,下午是“敦煌艺术的来源与变革”。报告会由艺术学院副院长马岭教授主持。
报告会上,李凇教授就刚刚拉上帷幕的全国第十届美展获金、银、铜奖的作品进行纵横评析,充分赞誉这些作品色彩表现力强、对比强,充满了活力和激情,风格大胆奔放,具有浓厚的生活味、写实性和可信性。李教授对十届美展作品独有见地的剖析,让在座400多名师生叹为观止,进一步展示了李教授学识丰厚,博采众长。而后,他又语重心长地激励大家,大胆地去进行写实创作,勇于参加国家级展览,因为现在的美展可谓“百花齐放”,新作和力作都有获奖的可能。
下午2:30,李凇教授又以敦煌艺术的来源与变革为题,深刻地讲述敦煌艺术的来龙去脉,并与西方古罗马、古印度的人类文明进行比较,从中透析希腊文明、印度文明和中国文明三种人类文明相互接触、互相影响、源远流长。从而增加大家的民族自豪感。
李凇,1989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史论学,获硕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中国美术史,尤其专注于汉唐美术史、佛教美术史、道教美术史。出版专著7部,发表国家级论文20多篇。目前主持全国艺术学科重点项目“中国道教美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