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3月13日,我国著名植物生理学家、中国科学院沈允钢院士到我校访问,并为师生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沈允钢先生着重对我校的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进行考察,14日上午,沈允钢先生在科技馆二楼报告厅,为我校师生作了题为《植物生理学的发展历程和动向》的学术报告。沈先生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的农业发展与粮食安全等角度阐述了植物生理学研究的重要性,并且高屋建瓴地指出,与细胞生物学、基因组学、生态学等其他生命科学学科的多学科融合,以及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的整合是二十一世纪植物生理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其研究必将为21世纪人类的生存和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报告会后,沈允钢先生到位于科技馆六楼的植物逆境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进行了考察,在听取宋纯鹏教授关于实验室建设、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等方面的介绍后,沈先生指出,植物逆境生物学实验室已经具有很好的研究基础,要利用好自己的优势,通过多学科的交叉与整合,会形成更好的研究特色和研究成果。
沈允钢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植物生理学家,1951年浙江大学农业化学系毕业,后进入在中国科学院,师从我国植物生理学界泰斗殷宏章先生,致力于光合作用中光能转换成化学能的机理和生理探讨。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90年代中改称院士)。1982年因光合磷酸化高能态的发现及有关机理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曾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研究所所长、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理事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热带、亚热带草地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力和光合作用项目中国区域中心负责人(1985~1991),国际光合作用委员会委员。沈先生非常关心河南大学及生命科学学院的发展,曾于2000年到我校访问,并在河南大学生命学科的发展历程中多次给予有力的支持。